云顶关头路,丛篁绕翠微。
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
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
云顶关头路,丛篁绕翠微。
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
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
这首诗描绘了云顶关头的幽静景象,诗人陈奕禧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首句“云顶关头路”,点明了地点的高峻和道路的险峻,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接着,“丛篁绕翠微”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环绕山色的翠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蹴花双燕下,带雨一僧归”两句,通过动态的燕子轻盈地蹴踏花朵,以及带雨归来的僧人,生动展现了生机与禅意。诗人借此寓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也体现了对出世生活的向往。
“吟兴消长昼,春寒上裌衣”写诗人沉浸在创作的兴致中,度过漫长的白天,春寒料峭时仍穿着夹衣,流露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最后,“朋俦尽何在,行处颇忘机”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能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天风送我扬州还,挂席长歌彭蠡间。
鲸鱼飞出白浪起,恍惚摇动匡庐山。
匡庐九叠云霄上,平湖直与争雄壮。
夜月龙吟百丈渊,秋风雁落黄芦港。
天开地辟元气通,万顷镜面涵冲融。
东船西舫棹歌发,北客南人萍水逢。
参差万个湖边柳,中有人家卖鱼酒。
舟子乘风不肯留,船头兀坐空回首。
船头回首心怆然,人生几得泛湖船。
却思大禹勤疏凿,功业留传亿万年。
百花憔悴东风寒,六花烂漫开正繁。
东君似欲誇富贵,琼台玉榭真珠阑。
绿杨无力晴抛絮,青松不老云生树。
贪观天女跨鸾归,失却仙人骑鹤处。
斜斜整整复霏霏,却忆衔枚入蔡围。
奇功未立英雄老,壮志虽存气力衰。
酒酣舞剑情难歇,指点银瓶莫教竭。
醉中犹自忆当时,鹅鸭城边一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