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三笑图》
《题三笑图》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过桥本无心,三笑亦偶尔。

当时肯垂名,好事传画史。

巍巍匡庐峰,湜湜虎溪水。

援笔写清高,幽兴殊未已。

(0)
鉴赏

这首诗《题三笑图》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三笑”这一场景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首句“过桥本无心”,开篇即点出人物行进中的淡然心境,仿佛过桥只是寻常之事,并非刻意为之,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接着,“三笑亦偶尔”,进一步强调这三次笑声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充满了生活中的偶然性和趣味性。

“当时肯垂名,好事传画史。”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当时的人们能够留下名声,那么这些美好的瞬间或许会成为后人传颂的故事,被记录在画史之中,成为艺术与文化的宝贵遗产。这里不仅赞美了“三笑”的美好,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与历史记忆的珍视。

“巍巍匡庐峰,湜湜虎溪水。”这两句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巍巍”形容庐山的雄伟壮观,以“湜湜”形容虎溪水的清澈透明,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为后续的抒情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援笔写清高,幽兴殊未已。”最后两句,诗人提笔描绘眼前的景致,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这里的“清高”既指自然之景的高洁,也暗含着诗人自身品格的高雅。而“幽兴殊未已”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美好生活的深深喜爱与不舍,暗示了他内心的满足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笑”场景的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如对名声与艺术传承的探讨,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的追求,都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其十

惜吾不及古人俦,为是为非许熟酬。

然也非然然自得,可乎是可可宜求。

荣枯一指晨昏异,祸福千门岁月流。

除夕尽除凶悔事,天长地久复何忧。

(0)

羁馆除夕读老庄合刻漫赋十章·其四

多言莫令守中焚,玄牝绵绵用不勤。

残岁初收虚室景,新华已触暮山云。

此身骨志均强弱,万物光尘失锐纷。

前后相随惟是夕,推陈出旧古今分。

(0)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其七

心惟行此素,居莫苟求安。

雨色因人苦,风音为我寒。旧年摧晚暮,残夜久迷?。

世事浮云过,君怀必自宽。

(0)

咏古八绝·其三管仲囚齐

堂阜曾羁天下才,春秋从此霸图开。

当年九合成何事,空使三薰鲍叔来。

(0)

哀帝

令色司马何翩翩,警衣丞相独求怜。

吾闻谐子称嬖便,安得三公侔主权。

天下之心心同然,快意何当日自专。

封书还诏赖嘉宣,呕血髡钳青史传。

主威未行王业迁,平孺安能复秉鞭。

哀帝堪哀非六年,麒麟殿上已传贤。

(0)

文帝

能任衣冠此一君,西周以下孰堪云。

叹髀非关求将急,伤心惟有佐民殷。

坚边设堠兵徐偃,吠狗鸣鸡人自欣。

北邮始息龙堆焰,南尉初通瘴岭云。

赐半田租今屡见,十馀钱粟古谁闻。

六七十翁忘市井,如小儿状日为群。

已除秘祝加圭币,岂令衣绨杂绣纹。

生止露台安故室,死留瓦器罢高坟。

为汉太宗真莫愧,呜呼仁哉可曰文。

仁以胜残刑果措,文不废武意长勤。

申屠尚肃高朝纪,周亚终传细柳军。

二十三年培四百,百千万载共氤氲。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