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和岳祠谢雪题岳寺平法华庵》
《又和岳祠谢雪题岳寺平法华庵》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行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赖乡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0)
翻译
我在这里静坐了多少年,庭中的杂草已与台阶相连。
修炼真谛的路艰辛无比,修行的成果是否能圆满。
孔子在阙里留下的三百篇诗,全赖故乡流传的五千文。
如今连这些都不愿去读,更何况那淤泥中的莲花。
注释
宴坐:静坐。
几何:多少。
庭芜:庭中的杂草。
砌:台阶。
焚修:修炼。
真谛:真理或佛法。
苦:艰辛。
无圆:不能圆满。
阙里:指孔子的故乡曲阜。
诗三百:指《诗经》。
赖:依赖,依靠。
文五千:指《论语》五千言。
厌烦:厌倦。
淤泥莲:比喻身处困境的人或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宴坐家中的情景,庭院中杂草与石砌交织,显示出久未打理的迹象。作者通过“焚修真谛苦,功行得无圆”表达了对佛法修持的艰辛和对圆满境界的追求不懈。这两句隐含着诗人对精神境界的渴望和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接着,“阙里诗三百,赖乡文五千”则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他或许是某个地方的文化代表,其诗歌数量之多、文章内容之丰富令人瞩目。然而,尽管如此丰富的文学财富,诗人却表现出一种厌倦,不愿再去阅读这些内容。

最后,“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则通过对比,将那些沉重而难以消化的知识比作淤积的污泥和未开的荷花,用以强调即便是自己所擅长的文学,也感到疲倦和无味。这里的“淤泥莲”又隐喻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不满,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知识追求的精神空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文学创作和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在物欲与精神之间挣扎的人文士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祀白鹿先生迎送神辞三首·其二降神

绿萝兮紫萸,桂生兮罗户。

风飒飒兮若有望,神驱雨兮泉浪浪。

跞我阶兮坐我几,以彭郎兮挟匡父。

兰殽兮椒醑,日中兮万舞。

美孰怒兮飘忽逝,云离离兮怨余。

(0)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五

大道本一致,无问寂与喧。

每有希夷时,不见耳目偏。

逝水喜东流,浮云忘故山。

美人隔秋风,涉江耻空还。

旦莫或遇之,庄周有遗言。

(0)

秋辞·其一

月下弹瑶瑟,花前弄玉箫。

宫沟水清浅,信是不通潮。

(0)

寄别节斋王都宪抚治湖广地方

湖湘汉沔吾邻薮,万艇千艘岁时走。

枯鳞秕粟动盈仓,儿女遮罗开笑口。

公私仰给百馀年,子孙父祖代流传。

比遭蝗旱痛连岁,田不耕收泽不鲜。

遥怜饿殍僵中野,怒吼豺狼犹不舍。

诛求移檄苦多门,骨髓已乾忧莫写。

撒手归来对人说,舌犹未掉心先折。

独劳圣主念遗黎,简在贞臣颁节钺。

虎口婴儿念再生,峥嵘素抱今施设。

(0)

题祁门陈友章十景卷·其六藻潭夜月

石潭渊澄小于沼,汞液飞光泻晴昊。

蟾娘洗头湿翠云,乱发梳残化文藻。

镜波帖帖寒影孤,皎然清冰凝玉壶。

冯夷梦愕夜起舞,手中夺得骊龙珠。

(0)

松门石镜

藓痕零落翠光沈,磨洗空烦雨露深。

璧月高秋悬太古,海天红日散微阴。

久无粉黛窥鸾影,还有蛟龙避水心。

江客廿年频过此,繁霜殊觉鬓毛侵。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