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无非雨露功,农家分喜到诗翁。
劳心漫刻七年楮,贻戚空成九载弓。
山展野屏随地远,风挥天帚扫云空。
绰然到处皆佳景,安得毫端句不雄。
稼穑无非雨露功,农家分喜到诗翁。
劳心漫刻七年楮,贻戚空成九载弓。
山展野屏随地远,风挥天帚扫云空。
绰然到处皆佳景,安得毫端句不雄。
这首诗描绘了农耕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以及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稼穑无非雨露功,农家分喜到诗翁”开篇即点明了雨水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以及这份喜悦也感染到了诗人自身。颔联“劳心漫刻七年楮,贻戚空成九载弓”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无奈,这里的“七年楮”和“九载弓”分别借指书写和射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山展野屏随地远,风挥天帚扫云空”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远方山峦如屏风般展开,随着视线的延伸而显得更加遥远;而天空中的云朵则被风吹散,如同天上的扫帚一般,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动态美。尾联“绰然到处皆佳景,安得毫端句不雄”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赞美,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发现美好的景色,同时流露出诗人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充分展现这种美好,成为雄健有力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劳动人民的敬仰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画卷。
古人重试周,将以观所取。
今日陈晬盘,珍玩列左右。
一手笔如椽,一手印如斗。
高堂笑颜开,谓可昌厥后。
庭前罗众宾,门外贺羊酒。
争看石麒麟,光气满户牖。
我细号能文,落笔颇不苟。
侍父来京师,谬誉溢人口。
屈指今再试,依旧青毡守。
立身何艰难,世业惭自负。
置儿膝上嬉,持杯慰吾妇。
吾儿眉眼清,聪明渠自有。
吾儿头角高,定可卜寿考。
传家有赐书,责之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