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是垂慈,初无门户。
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
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等是垂慈,初无门户。
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
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为徒弟宗璞建造施水庵所作的赞语。诗中以"等是垂慈"起笔,表达了对宗璞修行慈悲之心的认同,强调其修行不分门户,具有普世的慈悲精神。接着,诗人将宗璞比喻为"璞玉",意指其内在的美德如同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朴素但价值不凡。"梵仪顿举"则暗示宗璞在佛法修行上已达到高深境界,然而这种境地难以用言语直观描述。
"凌霄峰顶看云人"进一步描绘宗璞的超然地位,如同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云海,寓意其心境开阔,洞察深远。最后两句"普化堂中第一祖",将宗璞尊称为普化堂的第一祖师,赞美他在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方面的卓越贡献和地位。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象征和比喻,高度赞扬了宗璞的修行成就和慈悲精神。
风雪逼岁除,称觞又今日。
泉壤去不返,十载梦魂隔。
随侍安可期,顾复悲畴昔。
常闻儿初生,每拟堪巾栉。
设帨非悬弧,颇觉期望失。
郁怀谁为宽,劳瘁易致疾。
晨夕已减餐,提携仍恳切。
最小偏垂怜,寝食依亲侧。
长往遗孤儿,雏发犹覆额。岂识罔极恩。
但苦音容没。千行赤子泪,何补春晖德。
一樽长跪奠,芳草墓门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