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东篱、閒寻幽圃,一尊拟约渊明。
凭秋来高致,似寒蝶,惜倾城。
要倩花王低首,叹名园吟魏,换却春情。
任绡笼雾织,欲起谪仙人。佐隽赏、好呼酒兵。风清。
冷眼都醒。论节晚,惯谁平。
借颦施写影,肥环夺宠,芳谱重评。
可怜玉烟生处,怨多少,在荒陵。
忍看他、素英飘坠,翠云深院,天阔凄点疏星。
花泪暗零。
傍东篱、閒寻幽圃,一尊拟约渊明。
凭秋来高致,似寒蝶,惜倾城。
要倩花王低首,叹名园吟魏,换却春情。
任绡笼雾织,欲起谪仙人。佐隽赏、好呼酒兵。风清。
冷眼都醒。论节晚,惯谁平。
借颦施写影,肥环夺宠,芳谱重评。
可怜玉烟生处,怨多少,在荒陵。
忍看他、素英飘坠,翠云深院,天阔凄点疏星。
花泪暗零。
这首词以紫萸香慢为调,紧随姚江村的韵脚,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菊的画卷。开篇“傍东篱、閒寻幽圃”,诗人仿佛陶渊明般悠然自得,漫步在秋日的篱笆边,寻找那隐秘的花园。他举杯邀菊,欣赏其高洁的品格,如秋日的寒蝶,虽美艳动人,却也带有一丝孤寂。
“要倩花王低首”一句,诗人试图请花王俯首,表达对菊花的敬仰,同时也借魏晋文人的典故,感叹其才华横溢,能唤起春天的情感。接下来,“任绡笼雾织,欲起谪仙人”,形容菊花如仙子般在轻雾中若隐若现,令人想起李白的飘逸形象。
“佐隽赏、好呼酒兵”进一步渲染了赏菊的雅兴,清风拂面,诗人清醒地品味着这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夜幕降临,他感慨时光易逝,节令已晚,谁能与他共享这份宁静?他借黛玉的蹙眉和环肥燕瘦的比喻,表达了对菊花凋零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百花谱系的重新评价。
最后,诗人惋惜菊花的落英,它们在深院翠云中悄然飘落,如同天边几点疏星,孤独而凄凉。花儿的泪水默默洒落,更添了几分哀愁。整首词情感丰富,通过对紫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
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
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
--白居易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
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
--王起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
--刘禹锡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
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
--白居易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
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
--王起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
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
--刘禹锡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
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
--白居易峰峦侵碧落,草木近朱明。
与点非沂水,陪膺是洛城。
--王起拨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
几处能留客,何人唤解酲。
--刘禹锡旧仪尊右揆,新命宠春卿。
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白居易青林思小隐,白雪仰芳名。
访旧殊千里,登高赖九城。
--王起酂侯司管钥,疏傅傲簪缨。
纶綍曾同掌,烟霄即上征。
--刘禹锡册庭尝接武,书殿忝连衡。
兰室春弥馥,松心晚更贞。
--白居易琴招翠羽下,钩掣紫鳞呈,只愿回乌景。
谁能避兕觥。
--王起方知醉兀兀,应是走营营。
凤阁鸾台路,从他年少争。
--白居易
《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唐·白居易】三春今向晚,四者昔难并。借问低眉坐,何如携手行。--白居易旧游多过隙,新宴且寻盟。鹦鹉林须乐,麒麟阁未成。--王起分阴当爱惜,迟景好逢迎。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刘禹锡墙低山半出,池广水初平。桥转长虹曲,舟回小鹢轻。--白居易残花犹布绣,密竹自闻笙。欲过芳菲节,难忘宴慰情。--王起月轮行似箭,时物始如倾。见雁随兄去,听莺求友声。--刘禹锡蕙长书带展,菰嫩剪刀生。坐密衣裳暖,堂虚丝管清。--白居易峰峦侵碧落,草木近朱明。与点非沂水,陪膺是洛城。--王起拨醅争绿醑,卧酪待朱樱。几处能留客,何人唤解酲。--刘禹锡旧仪尊右揆,新命宠春卿。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白居易青林思小隐,白雪仰芳名。访旧殊千里,登高赖九城。--王起酂侯司管钥,疏傅傲簪缨。纶綍曾同掌,烟霄即上征。--刘禹锡册庭尝接武,书殿忝连衡。兰室春弥馥,松心晚更贞。--白居易琴招翠羽下,钩掣紫鳞呈,只愿回乌景。谁能避兕觥。--王起方知醉兀兀,应是走营营。凤阁鸾台路,从他年少争。--白居易
https://shici.929r.com/shici/ucmPR.html
莺早乍啼犹冷落,花寒欲发尚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