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徵黄相晋城间,膏雨倏移到石山。
回首棠开花作县,行将油卜凤巢关。
鸣琴韵雅应重理,问俗诗新未可删。
万里故人时拭目,德声定载雁鱼还。
待徵黄相晋城间,膏雨倏移到石山。
回首棠开花作县,行将油卜凤巢关。
鸣琴韵雅应重理,问俗诗新未可删。
万里故人时拭目,德声定载雁鱼还。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遂宁任职期间的所见所感。首句“待徵黄相晋城间”,以“徵黄”暗喻征召或晋升之意,表达了对即将获得升迁的期待与喜悦。接着,“膏雨倏移到石山”,生动描绘了雨水如膏般滋润大地,迅速蔓延至石山的情景,象征着恩泽广布。
“回首棠开花作县”,诗人回望过去,棠花盛开,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成就。而“行将油卜凤巢关”,预示着即将前往新的岗位,如同凤凰择木而栖,充满了对未来工作的期待与憧憬。
“鸣琴韵雅应重理”,提到音乐与治理的和谐,暗示了作者希望在新的职位上能以优雅的方式进行治理。“问俗诗新未可删”,则表明作者在了解地方风俗的同时,创作了新的诗歌,体现了他对文化的重视与创新精神。
最后,“万里故人时拭目,德声定载雁鱼还”,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自身道德声誉的期许,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像雁鱼一样,传扬千里,留下美好的名声。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期待,也有对文化传承与道德修养的追求,展现了清代官员的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