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
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
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
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
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
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
应恨南山人远去,从今独卧北山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挽何南坡(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逝者哀悼和自己孤独处境感慨的诗句。
"少公禀气后三年,易箦翻居三日先。"
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时间描述,表明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深。少公可能是指已故的亲人或朋友,而“禀气”指的是过世后的灵魂,“易箦翻居三日先”则是在表达诗人在逝者离世后不久,又不得不搬家换地,感慨万千。
"学数弟兄犹间有,寿随父母独谁全。"
这里诗人提到兄弟之间的关系和对长辈生命的关切。“学数”可能是指学习计数之术,即通过占卜来预测寿命,“弟兄犹间有”表明兄弟尚在,但“寿随父母独谁全”则透露出对于自己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对父母长寿的期盼。
"悲哉易感精神往,造化难凭祸福迁。"
诗人通过这两句抒发了对生命无常和命运不可预测的悲哀。表达了即使有“精神”或内在力量,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和宿命的安排。
"应恨南山人远去,從今独卧北山阡。"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言自语,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孤独的处境感受。“南山人”可能指的是故人或友人,而“北山阡”则是诗人目前居住的地方,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的孤寂与不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思念、对生命的无常和自己孤独处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感悟。
微生江海一閒身,偶上青云四十春。
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
记年时、荔枝香里,深红一片成阵。
迎风浴露精神爽,谁似阿娇丰韵。黄昏近。
望翠幕玳席,粉面云鬟映。娇波微瞬。
向烛影交相,歌声闲绕,私语画阑并。
佳期事,好处天还悭吝。莺啼燕语无定。
一轮明月人千里,空梦云温雨润。萧郎病。
恨天阔鸿稀,杳杳沈芳讯。日长人静。
但时把好山,学他媚妩,偷就眉峰印。
懒将衰病照清流,为有归心欲白头。
幸自好花开便笑,不甘为客见成愁。
长歌欲强秋风醉,高处先输俗子游。
我在无聊元亮死,当年今日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