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影双丸逐。渐消磨、辋川烟水,平泉花木。
龙脑一炉茶七碗,悔不襟期偏俗。
分领略、人间清福。
漫问禁烟明日事,且瞢腾、闲展离骚读。
山鬼笑,湘君哭。也知生世原空谷。
太匆匆、隙尘过马,隍阴覆鹿。
我是个中参透惯,冷眼花前银烛。
独倚遍、碧栏干曲。
满径云停门自掩,种琅玕、几树森森玉。
听春雨,长新绿。
梦影双丸逐。渐消磨、辋川烟水,平泉花木。
龙脑一炉茶七碗,悔不襟期偏俗。
分领略、人间清福。
漫问禁烟明日事,且瞢腾、闲展离骚读。
山鬼笑,湘君哭。也知生世原空谷。
太匆匆、隙尘过马,隍阴覆鹿。
我是个中参透惯,冷眼花前银烛。
独倚遍、碧栏干曲。
满径云停门自掩,种琅玕、几树森森玉。
听春雨,长新绿。
这首《金缕曲·春日感作》由清代诗人刘琬怀所作,描绘了春日里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开篇“梦影双丸逐”,以梦境起笔,暗示人生的虚幻与短暂。接着“渐消磨、辋川烟水,平泉花木”,通过描写辋川的烟波浩渺和平泉的繁花似锦,映射出时光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龙脑香与茶的对比,隐喻高雅与世俗的对立,而“悔不襟期偏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坚守高洁之志的遗憾。
“分领略、人间清福”,诗人似乎在品味人生中的清静与安宁,但随即又陷入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之中。“漫问禁烟明日事,且瞢腾、闲展离骚读”,诗人试图在历史的韵文中寻找慰藉,却只能在朦胧中翻阅古人的忧思。
“山鬼笑,湘君哭”,这一对偶句运用神话传说,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山鬼的嘲笑与湘君的哭泣,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凸显了人生的悲喜交加。
“也知生世原空谷”,诗人意识到生命如同空谷,短暂而寂寥,充满了对存在的深沉思考。“太匆匆、隙尘过马,隍阴覆鹿”,时间的紧迫与生命的脆弱被形象地描绘出来,马蹄声与鹿影的消失,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我是个中参透惯,冷眼花前银烛”,诗人以旁观者的姿态审视生活,即使在花前月下,也保持着冷静与清醒。“独倚遍、碧栏干曲”,孤独与寂寞的情绪在这一句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诗人独自倚靠在碧绿的栏杆上,感受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
“满径云停门自掩,种琅玕、几树森森玉”,诗人通过描绘满径云停、门自掩闭的景象,以及琅玕(一种竹子)的生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对纯洁与永恒的向往。
“听春雨,长新绿”,春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新绿遍布,诗人以此结尾,既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不息、希望永存的寄寓。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自然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