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胡仲厚先生画》
《题胡仲厚先生画》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楼阁重重最上头,石桥有路接蓬洲。

多才欲着兴公赋,适意须招太傅游。

棘屋半藏岩日晓,松关深锁涧云秋。

郭熙自得忘言趣,挂壁争看醉墨流。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楼阁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卷。首句“楼阁重重最上头”,以层层叠叠的楼阁起笔,营造出一种高耸入云的气势,暗示了画中景致的宏伟壮观。接着,“石桥有路接蓬洲”一句,通过石桥连接蓬莱仙岛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仿佛引导读者穿越现实,步入一个充满神秘与幻想的世界。

“多才欲着兴公赋,适意须招太傅游”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才华横溢者的向往和对志同道合之友的邀请,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和友情的珍视。这里的“兴公”和“太傅”分别指东汉文学家班固和西晋文学家王衍,他们都是才华出众的人物,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棘屋半藏岩日晓,松关深锁涧云秋”描绘了山间清晨和秋季的景象,通过“棘屋”、“岩日”、“松关”、“涧云”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壮美,同时也暗示了画作中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层次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蕴含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郭熙自得忘言趣,挂壁争看醉墨流”引用了北宋画家郭熙的故事,表达了对艺术创作中超越语言、直击心灵的美的追求。这里的“醉墨”既指郭熙作品中的墨色浓烈、情感充沛,也暗含了诗人对艺术作品能够激发观者情感共鸣的期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艺术、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初到江州寄翰林张李杜三学士

早攀霄汉上天衢,晚落风波委世途。

雨露施恩无厚薄,蓬蒿随分有荣枯。

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颜事舅姑。

碧落三仙曾识面,年深记得姓名无。

(0)

舟中读元九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0)

淇上田园即事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0)

题赤桥庵上人画梅

古人画松如画龙,上人画梅如画松。

笔端夭矫不可状,墨妙直与鸿濛通。

惨惨著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

隆冬寒阴闭天地,入水作骨阳曦穷。

百树冻折草蒂死,乃有此物出与争其锋。

上人举眼偶得之,神与意会笔亦从。

此梅非梅亦非画,实有元气罗心胸。

乾坤黯淡辟生面,从此天下知春风。

(0)

赠江小松

少角艺,老论文,客里追随,揽镜各惊双鬓雪;

我拥毡,君听鼓,闲中慰藉,扶筇同看六朝山。

(0)

放鹤亭巢居阁联

华表千年,遗蜕可闻元鹤语;

孤山一角,暗香先返玉梅魂。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