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友匪所难,难此区区心。
相习亦不知,一失安可寻?
引绠百尺长,自及井水深。
迹近见尚疏,曷由慰来今?
分风各劳燕,摧恻吾何禁?
对面犹足欢,未敢遽涕淫。
胡为尊前歌,终有呜咽音?
取友匪所难,难此区区心。
相习亦不知,一失安可寻?
引绠百尺长,自及井水深。
迹近见尚疏,曷由慰来今?
分风各劳燕,摧恻吾何禁?
对面犹足欢,未敢遽涕淫。
胡为尊前歌,终有呜咽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答孔比部赠别诗四章韵》中的第二章。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与深情。
首句“取友匪所难,难此区区心”点明了交朋结友并非难事,但维持真挚的情感却不易。接着“相习亦不知,一失安可寻?”强调了日常相处中可能忽视了彼此的心意,一旦失去,就难以找回。诗人以“引绠百尺长,自及井水深”比喻深厚的情谊如同深井之水,需要长久的浇灌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然而,“迹近见尚疏,曷由慰来今?”指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感也可能会显得疏远,让人难以找到慰藉。
“分风各劳燕,摧恻吾何禁?”描绘了朋友分别时的凄凉景象,如同各自飞翔的燕子,无法避免地要面对分离的痛苦。接下来,“对面犹足欢,未敢遽涕淫。”表明尽管面对面相聚时还能感到快乐,但诗人不敢轻易流露出悲伤的情绪,显示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最后,“胡为尊前歌,终有呜咽音?”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为何在宴席上唱歌时,最终还是忍不住发出呜咽之声的不解,进一步深化了对离别之痛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人情世故的细腻洞察和深刻思考。
归去好,归去好,溪山清胜饶花草。
飞泉漱石鸣瑶琴,桂树交枝成翠葆。
贤哉李翰林,翻然事幽讨。
勘破功名等潢潦,便投簪履谢朝堂,直与溪山作邻堡。
朝斲山头云,暮采溪边藻,任他荣达与枯藁。
自无冰炭费心机,岂有尘埃污怀抱。
春初鱼,秋末稻,溪山之乐真熙皞。
花开庭院鸟赓歌,叶落阶除风代扫。
不思崒锦窝,管甚蓬莱鸟,但得身闲无懊恼。
兴来细和东篱诗,醉去不知西日倒。
祁中军,气节高,钱枢密,知机早。
人生志趣各有方,求归岂论少与老。
高车驷马日怀忧,附热嫌凉时竞巧。
闲来点检世间情,得志何如归去好。
《溪山清隐送李信之检讨》【明·王缜】归去好,归去好,溪山清胜饶花草。飞泉漱石鸣瑶琴,桂树交枝成翠葆。贤哉李翰林,翻然事幽讨。勘破功名等潢潦,便投簪履谢朝堂,直与溪山作邻堡。朝斲山头云,暮采溪边藻,任他荣达与枯藁。自无冰炭费心机,岂有尘埃污怀抱。春初鱼,秋末稻,溪山之乐真熙皞。花开庭院鸟赓歌,叶落阶除风代扫。不思崒锦窝,管甚蓬莱鸟,但得身闲无懊恼。兴来细和东篱诗,醉去不知西日倒。祁中军,气节高,钱枢密,知机早。人生志趣各有方,求归岂论少与老。高车驷马日怀忧,附热嫌凉时竞巧。闲来点检世间情,得志何如归去好。
https://shici.929r.com/shici/BiVvvGxM.html
七夕罗浮船,中秋洞庭客。
望望迷西东,行行杳南北。
君山云树青,梦渚浪花白。
扰扰羁孤怀,欲驱驱不得。
酒船在何处,金貂曷容惜。
剩买梨花春,一饮拚一石。
衰颜偏易酡,愁心却难释。
如何怀土念,转作忧时戚。
三边扬沙尘,潢池弄戈戟。
方岳想次公,嫖姚慕充国。
明时岂无人,飞兔或伏枥。
自荐怜毛生,华杞愤摧抑。
萍蓬江汉宽,羽翰云霄隔。
市南伏壮士,湘水游忠魄。
拊髀恒热中,水凉堪自濯。
弹铗和渔歌,渔人颇吾识。
移舟遽前来,同作扣舷亟。
扣舷复何为,颓波无时息。
白首将焉从,老髯吹铁笛。
将进酒,旨且多。劝君且停酌,挽首听我歌。
古人造旨酒,供祭浑无他。
燕客取合欢,养老怡天和。
百拜酒三行,宾主两可嘉。
威仪信不忒,言语无喧哗。
如何沉冥徒,纵饮生过差。将进酒,旨且有。
饮兮不可过乐,焉不可久。
久乐则生悲,过饮动得咎。
毋愆尔威仪,毋乱尔豆笾。
执法在吾傍,御史在吾后。
酒诰禁沈湎,卫武悔饮酒。
君不见昏酣阮步兵,弃蔑礼法何足称。
又不见嗜酒李谪仙,沉身采石覆可怜。
劝君反复思,听我丁宁辞。
古人询刍荛,勿谓余言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