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月》
《见月》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屋罅见明月,还见地上霜。

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

匪为严霜苦,悲此明月光。

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

胡为此幽室,奄忽逾飞扬?

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

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见月》,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夜晚见到明月与霜景,引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屋罅见明月,还见地上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屋檐下看到明亮的月亮和地上的霜,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接着,“客子夜中起,旁皇涕沾裳”描述了诗人因月光而夜不能寐,四处徘徊,泪水沾湿衣裳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匪为严霜苦,悲此明月光”一句转折,诗人不是因为严霜感到痛苦,而是因为明月的光芒引发了他的悲思。接下来,“月光如流水,徘徊照高堂”将月光比作流动的水,照亮了高大的厅堂,进一步渲染了月光的美丽与神秘。

“胡为此幽室,奄忽逾飞扬?”则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月光会在幽暗的室内突然变得飘忽不定?这里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逝者不可及,来者犹可望”表达了对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尚可期待的感慨。最后,“盈虚有天运,叹息何能忘”总结了人生中的得失与变化都是自然规律,即使心中充满叹息,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了王守仁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高安道中有怀故人李彤

寒起溪边芦荻风,霜林病叶未全红。

雁随云落斜阳外,舟傍山行晚照中。

极目闲愁愁欲绝,满川离恨恨无穷。

天涯更送亲朋去,尊酒何时再得同。

(0)

端午日北还至斛岭寄连州诸公

岭上逢端午,随家更北征。

隔村闻贼斗,通夕畏蛇行。

厌病初辞瘴,冲泥却胜晴。

犹怜昌歜酒,不与故人倾。

(0)

连州行衙水阁望溪西诸山

峤南气常昏,终日如雾隔。

我来已经时,初不辨山色。

纷纷翳犯眼,默默悸动魄。

今晨忽晴快,如语见肝膈。

群峰插天青,野水恣意白。

深窥木杪静,细数鸟道窄。

天心岂无意,直欲慰北客。

才经盗贼扰,更脱瘴疠厄。

湖湘虽未定,势已初夏迫。

颇闻铁骑远,不复更追索。

我归当何时,俗事累千百。

便拟衡山前,今年饱新麦。

忧虑则未已,四海方逼仄。

群公献纳际,或肯任此责。

先当肃区夏,次用及蛮貊。

岂容肆蹂躏,岁必有大获。

天虽未悔祸,世岂无良策。

生人苟未尽,狐兔当有宅。

(0)

将至南岳先寄演公禅师善公华严

胡马扬尘烽燧作,我行乃在天一角。

江西趼足过湖南,本赴郴阳故人约。

中途群盗又蜂起,所至往往为囊橐。

迟回改路心自笑,隐忍畏事人所薄。

不因此去渡湘水,更欲何时到南岳。

山中况有二老人,万里同来且安乐。

遥瞻见我应大笑,白须黑面都如昨。

平生故旧几人在,不早从公老丘壑。

自经丧乱可过从,每一思之怀抱恶。

请公更说因地初,一解人间因慧缚。

(0)

寄赵十弟

十年流落各西东,再见初非旧阿蒙。

晋邑自思栾孺子,鲁儒空望叔孙通。

宦情潦倒三荒径,世味衰颓一秃翁。

石室度筹吾岂敢,且看鲜健胜庞公。

(0)

两鹤行

西风引湖光,上与月色乱。

化为两白鹤,飞来洞庭岸。

洞庭无网罗,两鹤愿为伴。

鸣声既清好,羽翼又璀璨。

一鹤飞上天,久厌俗眼玩。

一鹤不能飞,摧颓自悲叹。

三年望绝壁,念汝肠已断。

昔既薄恩情,今还恨霄汉。

未忍学鹪鹩,裁求一枝换。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