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
《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全文
宋 / 释祖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坐上柴桑墟落烟,眼中百里旧山川。

候门稚子似无恙,三径巾车人绝怜。

尚友当须今逸少,丹青宁复老龙眠。

流传匪独遗怡玩,端使懦夫怀凛然。

(0)
鉴赏

此诗《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由宋代诗人释祖可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幅描绘陶渊明“归去来兮”图的感慨与欣赏。

首句“坐上柴桑墟落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乡村景象,仿佛诗人正坐在陶渊明的故乡柴桑,感受着那里的村落烟雾缭绕的宁静氛围。接着,“眼中百里旧山川”,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百里之外的山川,强调了对这片土地熟悉而又深沉的情感。

“候门稚子似无恙,三径巾车人绝怜。”这两句通过描述门前玩耍的孩子和简朴的归家之路,展现了陶渊明归隐生活中的温馨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尚友当须今逸少,丹青宁复老龙眠。”这里提到的“逸少”和“老龙眠”分别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宋代画家李公麟,表达了诗人对于陶渊明精神境界的敬仰,并希望在艺术创作中能够达到类似的高度。

最后,“流传匪独遗怡玩,端使懦夫怀凛然。”这两句点明了这幅画作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它能够让那些意志消沉的人重新找回勇气和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作品深刻内涵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艺术与人生哲理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释祖可
朝代:宋

释祖可,字正平,俗名苏序,丹阳(今属江苏)人。庠弟。少以病癞,人目为癞可。自为僧,居庐山之下。工诗,诗入江西诗派(《江西诗社宗派图录》)。有《东溪集》,已佚。《京口耆旧传》卷四、《嘉定镇江志》卷二○、《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十八首。
猜你喜欢

游黄檗山三首·其二

云鹫峰头一万杉,覆盂山下木参天。

当年曾识祖师面,溜雨鸣风三百年。

(0)

藏一山房

屋小书千古,身闲心五湖。

从人笑迂阔,于道转清孤。

涯涘观诗砚,阳春借酒壶。

江边折黄菊,共感老头颅。

(0)

落霞断岸斜阳里,万里江天画不成。

(0)

和王安抚六言十首·其八

小人区釜升斗,明公钟鼎尊罍。

难学将军竞病,且随寒士敲推。

(0)

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其一

西船满载下东州,客子相传不作羞。

官长独称今有属,川人争诵古无俦。

扪心但欲全吾宝,行世何尝异此舟。

为报乡闾看解橐,清冰寒露胜琳球。

(0)

送妻兄任以道赴房州竹山尉四首·其一

山东贵公孙,门户何巍巍。

秦川列冠盖,蜀道罗旌麾。

亭亭白玉树,煜煜黄金芝。

产于阶庭间,不种而自奇。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