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一室静,乐只复何如。
子晋吹笙罢,孙登长啸馀。
儿童奔入学,宾客远回车。
更愿干戈息,残年老敝庐。
萧然一室静,乐只复何如。
子晋吹笙罢,孙登长啸馀。
儿童奔入学,宾客远回车。
更愿干戈息,残年老敝庐。
这首诗名为《静》,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室内空旷寂静,诗人独自享受这份清闲,感到无比的快乐。他联想到了古代仙人子晋吹笙和隐士孙登的啸歌,增添了超脱尘世的意趣。儿童们欢声笑语地跑去上学,宾客也因为这里的宁静而改变了驾车的方向。诗人内心渴望和平,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自己能在晚年安居在这样的陋室之中,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平淡。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和平的期盼。
修竹如云,谁截似、凤膺微涨。
横吹向、山青水绿,晴空无恙。
潇洒桓伊邀渡处,凄凉卫尉空堂上。
算何如、牛背小儿豪,清音饷。义手看,轻鸥漾。
回首望,雏莺唱。任阴晴天气,日烘霞酿。
明日相随田父社,前途须避邻翁杖。
且逍遥、白眼看他人,纷何状。
窣地相看,还引镜、攸然欲笑。
谁写作、锦衣窄袖,入时风调。
一卷长携原似昨,怪翁当日曾英少。
更可怜、捧砚煮茶人,年方妙。容偃蹇,湖山靠。
听响屧,回廊绕。任小园烂漫,春风花草。
如此生平良不恶,呼儿早认而翁貌。
倘将来、画出不堪观,皤然老。
白羽扬幡,莲花作幕,凛然先声。
领七萃、星列云屯,点点轻沙堆面,令下风清。
螳臂当车难恃勇,看谈笑、烽烟指顾宁。
纶巾映日,轻裘行阵,不信书生。
军中倚马草檄,便露布先成奏上京。
好收戈韬矢,归牛放马,齐贺升平。
执丑都门,献俘天阙,玉陛千官颂洗兵。
黄河带,更泰山如砺,求世簪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