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奉天仪,信维休德。发越徽音,礼文靡忒。
永保嘉祥,时万时亿。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孝奉天仪,信维休德。发越徽音,礼文靡忒。
永保嘉祥,时万时亿。归于东朝,含饴燕息。
这是一首表达对皇帝和太后尊崇与祝福的诗句,语言庄重而典雅。"孝奉天仪,信维休德"表明了诗人对于君主及太后的孝顺之心,以及对其德行的肯定。"发越徽音,礼文靡忒"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册宝典礼,通过"徽音"和"礼文"传达出一种隆重而庄严的氛围。
"永保嘉祥,时万时亿"是对皇室的美好祝愿,期盼其福寿长久,吉祥如常。"归于东朝,含饴燕息"则是一幅和谐安详的画面,可能暗示着皇太后回到宫中后的平和生活,"含饴燕息"更是表现了诗人对太后福寿之愿。
整体而言,这段文字既展现了古代文学中的典章法度,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情感。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为常见,特别是在宫廷或朝会之际,用以表达臣民对于君主的忠诚和敬仰。
远浦渔舟若个,荒林草屋谁家。
不信丹青能尔,分明雁落平沙。
阃相招惟重,邦人望亦浓。
欲开新象教,应扫旧狐踪。
烟水浮瓶锡,云山应鼓钟。
宝严初变土,遥想雨花重。
昔人苦悲秋,我独爱秋色。
无云天万里,远峤出寒碧。
枫林叶如丹,溪水清见石。
饱雨豆荚肥,经霜栗包拆。
连畴稻正黄,冒野荞亦白。
篱菊忽盈把,山萸又堪摘。
日月如过鸟,良辰敢虚掷。
青猿颇会意,为我具短策。
西风吹破帽,野兴在故屐。
不惮登涉劳,远访巢居客。
此客更可人,分我渔樵席。
人生贵适意,何必累形役。
破屋无兄弟,拙者所栖息。
衡门未尝启,声利讵能迫。
资身不求备,百事遂省力。
粪埽皆可衣,草木皆可食。
春来有馀暇,手种豆一席。
秋深叶黄陨,霜荚渐开拆。
收归篱落间,早晚自剥击。
藏之于瓶罂,粒粒堪爱惜。
穷冬火炉头,时唤山猿吃。
猿去吾亦眠,岩房愈幽寂。
口诵寒山诗,头枕麻衣易。
于以陶性情,终然远忧责。
颇谓贫非病,更觉损胜益。
与其称楩楠,未若作樗栎。
傍人莫相问,老子方有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