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胭脂井》
《胭脂井》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乐府曲辞

临春阁高云不流,仙女亭亭居上头。

挈壶掌事断更点,凝情转态无时休。

百舌黄鹂娇欲语,六宫诗学江郎体。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

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

手披目览随所遭,回身拜谢君王劳。

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

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

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

家亡国破不可道,故宫秋雨凋官槐。

(0)
鉴赏

这首《胭脂井》是明代诗人黄淳耀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中以“临春阁”、“仙女亭”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引入“挈壶掌事”这一角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更迭。接着,诗人通过“百舌黄鹂”、“六宫诗学”等自然与人文景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静谧。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两句,以“蛮笺”、“珊瑚钩”、“玉树”、“文石陛”等华美之物,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富丽堂皇。而“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则通过描绘皇帝处理政务的繁忙景象,展现了权力中心的紧张与忙碌。

最后,“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诗人以长江的天险和历史的更替为背景,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深处,通过对比“后庭歌曲”的缓慢与“隋家伐鼓”的激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结尾处的“胭脂井里涴青苔”,既是对历史遗迹的哀叹,也是对王朝兴衰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别王秉衡御史

客车梁地相逢日,骢马秦关独去时。

荏苒风尘千里别,飘零江海六年思。

旌旗暮入黄河戍,殿阁晴登华岳祠。

揽辔宋应违壮志,挥毫先已见雄词。

(0)

过湖

纡回苍璧带,平莹玄铜鉴。

昊旭悬邃霄,光景高下湛。

周览总一天,纤埃焉受犯。

(0)

武当八景·其三五龙披雾

万壑千厓晓雾消,琳宫弘敞映仙桃。

路通绝顶青冥阔,凤哕朝阳紫殿高。

林下每看羊化石,松间时见鹤归巢。

我今欲借登山屐,来访安期不惮劳。

(0)

赠宋逸清鍊师

坦坦物外士,萧萧林下人。

乾坤两知己,时共一壶春。

(0)

宿南浔询丘大祐张子静故居尚远因作

不见二豪谁与游,髯张入地伴长丘。

湖山洵美人何许,生死难忘梦在舟。

诗冢莫寻青草宿,钓矶依旧白蘋秋。

清苕百里将双泪,老眼西风独横流。

(0)

题控粤亭·其一

高亭徙倚望西东,两镇平分一水通。

诸将雄兵分节制,百蛮残孽任牢笼。

阳回阴谷穷厓内,人在光天化日中。

翘首何堪倍惆怅,思乡怀国此心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