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春阁高云不流,仙女亭亭居上头。
挈壶掌事断更点,凝情转态无时休。
百舌黄鹂娇欲语,六宫诗学江郎体。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
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
手披目览随所遭,回身拜谢君王劳。
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
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
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
家亡国破不可道,故宫秋雨凋官槐。
临春阁高云不流,仙女亭亭居上头。
挈壶掌事断更点,凝情转态无时休。
百舌黄鹂娇欲语,六宫诗学江郎体。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
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
手披目览随所遭,回身拜谢君王劳。
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
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
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
家亡国破不可道,故宫秋雨凋官槐。
这首《胭脂井》是明代诗人黄淳耀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诗中以“临春阁”、“仙女亭”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随后引入“挈壶掌事”这一角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更迭。接着,诗人通过“百舌黄鹂”、“六宫诗学”等自然与人文景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静谧。
“蛮笺照映珊瑚钩,玉树陵临文石陛”两句,以“蛮笺”、“珊瑚钩”、“玉树”、“文石陛”等华美之物,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富丽堂皇。而“日旰隐囊停细腰,百司奏事纷牛毛”则通过描绘皇帝处理政务的繁忙景象,展现了权力中心的紧张与忙碌。
最后,“吁嗟长江古天险,齐兵周兵君莫管。隋家伐鼓轰如雷,不似后庭歌曲缓。缓歌曲,待兵来,胭脂井里涴青苔。”诗人以长江的天险和历史的更替为背景,将目光转向了历史的深处,通过对比“后庭歌曲”的缓慢与“隋家伐鼓”的激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结尾处的“胭脂井里涴青苔”,既是对历史遗迹的哀叹,也是对王朝兴衰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