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绕阑干夜半行,绵绵愁思静中生。
永怀朋好知谁在,忽数年光只自惊。
雨气远来林叶动,电痕横走纸窗明。
羁人正苦心如捣,况复寒宵感物情。
独绕阑干夜半行,绵绵愁思静中生。
永怀朋好知谁在,忽数年光只自惊。
雨气远来林叶动,电痕横走纸窗明。
羁人正苦心如捣,况复寒宵感物情。
这首《秋夜》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寂寥与诗人内心的愁绪。
首句“独绕阑干夜半行”,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深夜,诗人独自在栏杆旁徘徊。这一句不仅勾勒出画面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彷徨。接着,“绵绵愁思静中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氛围,将无形的愁绪具象化,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永怀朋好知谁在”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在漫长的岁月里,诗人或许曾有过许多朋友相伴,但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时光的流逝,感叹“忽数年光只自惊”。这不仅是对时间无情的感慨,也是对友情消逝的哀叹。
“雨气远来林叶动,电痕横走纸窗明”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孤寂。雨水轻轻拂过树叶,带来一丝凉意;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房间的一角。这些自然现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与外界环境的呼应。
最后,“羁人正苦心如捣,况复寒宵感物情”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作为“羁人”,诗人可能身处异乡,远离亲人与朋友,心中充满了孤独与痛苦。在寒冷的夜晚,面对自然界的种种变化,诗人的情感更加敏感,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了秋夜的悲凉与诗人命运的无奈。
综上所述,《秋夜》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孤独、怀念与自然变化时的复杂心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落日惨淡黄云低,悬崖古树攒幽溪。
三峰山头独长啸,立马四顾风凄凄。
溪边老翁行伛偻,劝我停骖为君语。
山前今日耕种场,谁识当年战争苦。
金原昔在贞祐间,边尘四起民彫残。
燕京既失汴京破,区区恃此为河山。
大元太子神且武,万里长驱若风雨。
鏖兵大雪三将死,流血成河骨成堵。
朱鸾应瑞黄河清,圣人启运乾坤宁。
当时流离别乡井,归来白发歌承平。
旷野天寒霜簌簌,夜静愁闻山鬼哭。
至今垄上牧羊儿,犹向草根寻断镞。
论功卫霍名先收,黄金铸印身封侯。
英雄半死锋镝下,何人酹酒浇荒丘。
吴兴笔法妙天下,人藏片楮无遗者。
南阳诗律动江湖,一篇才出人争写。
二老风流倾一时,只今传画仍传诗。
清涵月露秋见影,黑入雷雨寒无姿。
仇山黄鹤去不返,苕溪鸥波岁俱晚。
好呼铁爪夜铮铮,刻向青珉照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