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林下听风谣,争诵郎官惠爱饶。
劝课不教遗赤土,苛征无复到青苗。
狱词善用春秋断,凫舄宜从朔望朝。
应有文章书政绩,吴山高处刻琼瑶。
閒居林下听风谣,争诵郎官惠爱饶。
劝课不教遗赤土,苛征无复到青苗。
狱词善用春秋断,凫舄宜从朔望朝。
应有文章书政绩,吴山高处刻琼瑶。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书吴尹张德常恤民诗卷》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充满关怀的场景。诗人在林下静听百姓的风谣,反映出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他赞扬了地方官员张德常的仁政,不仅不推行过度的赋税(如“苛征无复到青苗”),还积极鼓励农业生产,使得田地不至于荒废(“劝课不教遗赤土”)。张尹的司法公正,以《春秋》之义裁决案件,体现了他的明智和公正(“狱词善用春秋断”)。他还注重官员的礼仪,规定每月初一和十五朝见,显示出对传统秩序的尊重。
诗的最后一句“应有文章书政绩,吴山高处刻琼瑶”,寓意深远,意味着张德常的政绩如同美玉般珍贵,应当被记录在册,流传后世,甚至刻于吴地的名山之上,以供后人瞻仰和学习。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地方官员的德行与政绩,表达了对清廉爱民的高尚品质的敬仰。
山遮水隔,矾弟梅兄,正岁寒相忆。
凌波仙子魂一缕,多谢春风招得。
携盘却立,悄犹带汉宫月色。
料芳心情怨难胜,且莫与弹湘瑟。
护香帘幕重重,恼蝶使蜂媒,频叩窗槅。
天寒夜永,相对处,屏底银灯閒剔。
风鬟雾鬓,纵消瘦依然倾国。
试尊前与赋惊鸿,借取陈王彩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