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
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
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慨慷。
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坡仙不谪黄,黄应无雪堂。
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
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
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慨慷。
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牥所作的《题岳麓寺道乡台》。潘牥以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岳麓寺道乡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色的感慨。首句“坡仙不谪黄”暗指苏东坡未被贬谪至黄州,暗示了道乡台与苏轼的缘分;“黄应无雪堂”则进一步强调了此处并非苏轼的雪堂。
接着,“道乡不如新,此台无道乡”表达了诗人认为道乡台虽名为道乡,但已失去了原有的道家气息,显得陈旧。而“青山非其人,山灵能颉颃”则借青山之灵性,暗示道乡台的变迁与人事更迭。
“一落名胜手,境与人俱香”赞扬了岳麓寺道乡台在名胜之中独具魅力,环境与人文相互映衬,增添了香气。诗人“悲吟倚空寂,临眺生慨慷”在空旷寂静中抒发情感,登高远望时心生壮志豪情。
最后两句“道乡不可作,承君不可忘”表达了诗人对道乡台历史价值的尊重,提醒人们即使道乡台不再如初,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仍需铭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既描绘了道乡台的景致,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联想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潘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帆落松陵浦,枯柳缆琼艘。
杖策无人独步,浪厌百花桥。
我挂风裳水佩,一笑波寒月白,馀韵触惊涛。
绝景有谁赏,雾暮闭三高。
不须臾,千古事,一萧条。
鲈鱼纵有,泽荒甫里失溪桥。
更吾名高业茂,终归荒田野草,且稳一枝巢。
举酒酹空阔,烟远路迢迢。
不能烦恼得,掉臂便归休。
前度风樯,这回潦辙几悠悠。
幸得有云一谷,更自有书万卷,著甚麽来由。
月采混鱼目,霜口涴蝇头。
相山中,侯醉境,将诗流。
情知薄命,天样勋业也须收。
辟逻世间万事,推放那边一壁,百尺卧高楼。
日月草头露,天地水中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