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川接南浦,岭雪通鸟道。
送君归快阁,因思我来处。
天道好乘除,有来孰不去。
我若归西樵,访子洲之浒。
螺川接南浦,岭雪通鸟道。
送君归快阁,因思我来处。
天道好乘除,有来孰不去。
我若归西樵,访子洲之浒。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陈静斋中丞陈致仁返回泰和的情景,通过螺川与南浦的山水相连,以及鸟道通向岭雪的画面,展现出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同时也寄寓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天道好乘除,有来孰不去",意味着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有来必有去,暗示了人生的离合无常。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如果有一天回到西樵山,会去探访友人的居所,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湛若水的诗风。
吾闻蓬莱山,其上玉为宫。
蟠桃九千丈,特种瑶池东。
万年柯长翠,累䙫花始红。
夜守命列缺,昼卫驱丰霳。
仍经历劫实乃熟,烂然肤色丹朱红。
龟台阿母持啖汉武帝,此后旷世想像何曾逢。
辛侯前身疑赤松,清宵神游谒真境,拜乞拟驻慈亲容。
不学方朔偷,诚恳亦见从。
果蒙仙赐遽惊悟,起视已在高堂中。
鲜凝霞浆湛晓露,新绚云彩辉晴虹。
焚香跪擎奉母食,食之灵液流心胸。
形质肉骨都换精华融,发如黑漆颜如童。
双目烱两耳聪,徒誇延龄九还七返功。
才登八旬直至百岁寿未穷,荣膺恩命更进夫人封,后天而老乘飞龙。
行已素其位,彰彰先训明。
美哉留侯裔,守分息营营。
执经侍彤邸,讲读倾忠诚。
一室无赢积,四序有馀清。
孰云禄秩薄,岂受吏事婴。
财丰真为累,官达仍贻惊。
惟当乐夫天,优游心自宁。
永言慎终始,俟命歌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