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晴日敛山霏,犹有高林露滴衣。
欲就石崖题岁月,湍流催筏去如飞。
中天晴日敛山霏,犹有高林露滴衣。
欲就石崖题岁月,湍流催筏去如飞。
这首明代诗人乌斯道的《甲寅腊月十日自石龙赴广州会城途中纪行(其八)》描绘了旅途中的一幕。首句"中天晴日敛山霏",写的是天空晴朗,阳光透过云层,使得山间的雾气逐渐消散,营造出明亮而清新的景象。"犹有高林露滴衣"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湿润,即使在晴朗的天气里,高树上仍有露水滴落,增添了旅途的凉意。
后两句"欲就石崖题岁月,湍流催筏去如飞"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行动。他想要在路边的石崖上刻下时光的印记,记录下这次行程。然而,湍急的水流催促着竹筏迅速前行,仿佛在暗示旅途的匆忙与时间的流逝。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
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
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
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
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
星火五月中,景风从南来。
数枝石榴发,一丈荷花开。
恨不当此时,相过醉金罍。
我行值木落,月苦清猿哀。
永夜达五更,吴歈送琼杯。
酒酣欲起舞,四座歌相催。
日出远海明,轩车且裴回。
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华晔晔,固灵根。
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
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
神之徕,泛翊翊,甘露降,庆云集。
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
神安坐,翔吉时,共翊翊,合所思。
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
沛施佑,汾之阿,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阳波。
遍胪欢,腾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