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古帝都,宫阙宏且丽。
中有千仞峰,岧峣压幽蓟。
念昔椎凿初,本自人力致。
烧蜃插文石,奇功夺天地。
蛟鸾失其仪,涛岳逊其势。
况当灵雨馀,葱郁蔼生意。
深留云雾阴,润聚圭璧气。
忽闻桑扈鸣,君王思秉耒。
王城古帝都,宫阙宏且丽。
中有千仞峰,岧峣压幽蓟。
念昔椎凿初,本自人力致。
烧蜃插文石,奇功夺天地。
蛟鸾失其仪,涛岳逊其势。
况当灵雨馀,葱郁蔼生意。
深留云雾阴,润聚圭璧气。
忽闻桑扈鸣,君王思秉耒。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燕山八景(其二)瑶岛春阴》描绘了古代帝都中的一处壮丽景观——燕山中的瑶岛。诗人首先赞叹了王城的宏伟与华丽,特别提及其中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千仞峰,其气势压倒了周围的幽静之地。他追溯了这座山峰的来历,认为它是人工开凿的奇迹,展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甚至超越了自然界的蛟龙和山岳。
接着,诗人描述了春雨过后的景象,山峰在雨后显得更加葱郁生机盎然,云雾缭绕,灵气汇聚,仿佛藏有宝玉般的瑰丽气息。然而,就在这样的宁静中,忽然传来桑扈鸟的鸣叫声,引发了诗人的联想,联想到君王在此时会想起农耕之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整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人文情感,展现出古代帝都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
片云不堕,簇轻鳞飞,作溪边凉雨。
高馆得来,秋气早、听入菰蒲深处。
瘦蝶寻阴,老鱼吹沫,鹭濯䙰褷羽。
澄波天镜,断烟移挂芳树。
几度看褪红衣,沙明渚浅,谁唤兰桡去。
怪底亭亭开晼晚,留伴金风无主。
酒碧裁筒,茗香浥露,大好销烦暑。
西峰林罅,翠鬟新沐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