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芙蓉老素秋,西风乱飐白蘋洲。
渔翁罢钓归来晚,一曲沧浪古渡头。
江上芙蓉老素秋,西风乱飐白蘋洲。
渔翁罢钓归来晚,一曲沧浪古渡头。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江边景象。首句“江上芙蓉老素秋”以“芙蓉”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短暂,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老素秋”三字,既点出了季节的特征,也赋予了景色一种苍老而静谧的美感。
接着,“西风乱飐白蘋洲”一句,通过“西风”的吹拂,让画面动了起来,白蘋洲在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自然界的动态美。这里的“乱飐”二字,生动地描绘出风力之强,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变化。
“渔翁罢钓归来晚”则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人物,一位渔翁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晚归于江边。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渔翁的形象,既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象征。
最后一句“一曲沧浪古渡头”,以“沧浪”这一古老而富有诗意的地名,进一步强化了历史感和文化氛围。渡头上的“一曲”,既指音乐,也暗喻了渔翁归家后可能弹奏的一曲悠扬的渔歌,或是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感慨。整个画面由此达到了情感与意境的升华,给人以深邃的思考和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和人文之思的江边小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所求素心侣,幽居慰索离。
夕晖庭前落,剥啄知为谁。
翩翩郑子真,入门露襟期。
稍进杯中物,回看月盈卮。
携樽上虚台,谈笑不知疲。
俯听溪潮击,仰观河汉移。
际此天人寂,偏多物外思。
固知古之人,胸怀淡如斯。
披衣日来过,相从无厌时。
绕室依神鬼,循阶仰日云。
幽感馀声出,冥思索见闻。
岩烟相洗发,檐霭借氤氲。
长赊芳草色,虽少蕙兰芬。
惜哉迟共玩,送失古人群。
永昼司炎政,空庭散午焚。
偶值南风拂,微凉送落曛。
歌弦非吾望,要存心所欣。
窈菲宵梦发,犹许夜魂分。
采薜搴芙事,此中意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