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四时乐,我乐谓何宁不惭。
满地落花供妓席,隔江残雪认僧庵。
邦人解学推敲势,野叟时同尔汝谈。
盗贼猖狂兵革沸,谁怜此老苦中甘。
醉翁亭记四时乐,我乐谓何宁不惭。
满地落花供妓席,隔江残雪认僧庵。
邦人解学推敲势,野叟时同尔汝谈。
盗贼猖狂兵革沸,谁怜此老苦中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醉翁在不同季节中所享受的乐趣。开篇即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乐趣不感到羞愧,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
"满地落花供妓席"一句,勾勒出了春天景色,花瓣如雪般飘落成为了美丽的背景,而这种景致甚至可以用来装点佳人的席位。接着是"隔江残雪认僧庵",则描绘了冬日的宁静与孤寂,诗人通过对岸残留的雪意象,联想到了僧院的清净。
在"邦人解学推敲势"一句中,诗人提到国人的学问和才艺,显示出一种文化的繁荣与积极向上的态度。紧接着"野叟时同尔汝谈"则表现了诗人与乡间老者共同的话题,这种交流无疑增添了一份生活的乐趣。
然而在"盗贼猖狂兵革沸"中,诗人的笔触突然转向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这里描绘的是战乱时期,盗匪横行、军队征战的声音四起,这与前面的和谐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一句"谁怜此老苦中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境遇的感慨。在动荡的世界里,诗人发现了一种苦乐参半的甘甜,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自适其生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动荡中寻找平衡与乐趣的智慧。
江都克家才,万卷书插架。
愿言渠出仕,从舅问耕稼。
谁云濒老境,此子即长夜。
归欤淼前期,莳橘锄甘蔗。
人生欲长存,日月不肯迟。
百年风吹过,忽成甘蔗滓。
传闻上世士,烹饵草木滋。
千秋垂绿发,每恨不同时。
李侯好方术,肘后探神奇。
金樱出皇坟,刺橐览霜枝。
寒窗司火候,古鼎冻胶饴。
初尝不可口,醇酒和味宜。
至今身七十,孺子色不衰。
田中按耘锄,孙息亲抱持。
却笑邻舍公,未老须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