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问渔樵,英雄泪未消。
宋魂徒自远,楚些不须招。
国事存厓石,臣心逐海潮。
胡元何足恨,天意在明朝。
访古问渔樵,英雄泪未消。
宋魂徒自远,楚些不须招。
国事存厓石,臣心逐海潮。
胡元何足恨,天意在明朝。
这首《厓山吊古(其二)》是明代诗人区大伦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与对古代英雄的追思,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访古问渔樵”,点明了诗人寻访古迹,向渔夫和樵夫询问历史的情景,暗示了对历史的追寻与思考。接着,“英雄泪未消”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英雄们的泪水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与事迹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宋魂徒自远,楚些不须招。”这里运用了典故,宋魂指的是宋代的亡魂,楚些则是指楚辞中用来召唤魂魄的句子。这两句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哀悼,同时也暗示了对那些试图通过召唤魂魄来挽回历史悲剧的行为的无谓性。
“国事存厓石,臣心逐海潮。”“厓石”可能是指厓山的石头,这里象征着国家的命运与臣子的心志。这句话表达了国家的命运如同石头一样稳固,而臣子的心则随着海潮起伏,忠贞不渝地追随国家。
最后,“胡元何足恨,天意在明朝。”“胡元”指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这里表达了对元朝统治的不满,但同时也相信历史的更替是天意所为,明天总会带来新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遗迹的探访与对古代英雄的追思,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