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浦边,问四洲人在,何者为公。
歌镂一时相遇,插帽花红。
悬河出口,似倒翻、海上奇峰。
正几日、明光献赋,笔端横截长虹。
十载蓟云湘月,有狂名道子,子亦闻侬。
日边此去万里,愁坠蛟龙。
今宵醉耳,倚双鬟、磨墨帘栊。
到明日、黑风吹汝,那分南北西东。
黄歇浦边,问四洲人在,何者为公。
歌镂一时相遇,插帽花红。
悬河出口,似倒翻、海上奇峰。
正几日、明光献赋,笔端横截长虹。
十载蓟云湘月,有狂名道子,子亦闻侬。
日边此去万里,愁坠蛟龙。
今宵醉耳,倚双鬟、磨墨帘栊。
到明日、黑风吹汝,那分南北西东。
这首词以黄歇浦边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王梦湘的深深挂念和离别之际的豪情。开篇即询问四海之人的身份,将王梦湘比作公,显示出词人对他的敬重。接着,回忆两人曾共度的美好时光,如歌如梦,花红插帽,形象生动。
“悬河出口”运用比喻,形容王梦湘的才思如江河奔涌,才华出众。“明光献赋”则赞美他在文坛上的杰出表现,笔下生辉,犹如横截长虹。接下来,词人回顾了与王梦湘的交往,感叹十年间的友谊深厚,即使相隔万里,仍能感受到对方的狂放不羁。
“愁坠蛟龙”一句,既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离去的担忧,也寓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在送别的夜晚,词人借酒浇愁,让侍女磨墨,自己倚窗而坐,期待着明日的重逢。然而,最后以“黑风吹汝,那分南北西东”收束,预示着离别后的迷茫与未知,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离别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豪放,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感慨,展现了词人与王梦湘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