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彼娄水,东连于海。爰有幽贞,居娄之汇。
蜒舟岸泊,娄人纷拿。幽贞有子,劬书厥家。
晨鸡既鸣,汛埽室堂。羞我甘软,奉持趋跄。
我经我史,如耕如桑。我服其劳,罔敢怠荒。
黍稌有田,鱼亦有梁。味道之腴,游艺之场。
曰父与子,欣欣乐康。其乐维何,匪人匪天。
憧憧往来,谁其语旃。
汨彼娄水,东连于海。爰有幽贞,居娄之汇。
蜒舟岸泊,娄人纷拿。幽贞有子,劬书厥家。
晨鸡既鸣,汛埽室堂。羞我甘软,奉持趋跄。
我经我史,如耕如桑。我服其劳,罔敢怠荒。
黍稌有田,鱼亦有梁。味道之腴,游艺之场。
曰父与子,欣欣乐康。其乐维何,匪人匪天。
憧憧往来,谁其语旃。
这首诗描绘了在娄水边的一座书堂内,一位父亲和儿子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家庭和谐与教育氛围。
诗中以“汨彼娄水,东连于海”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娄水蜿蜒曲折,最终汇入大海的景象,以此象征知识的广阔与深邃。接着,“爰有幽贞,居娄之汇”,点出书堂所在的位置,暗示这里是一个静谧而充满智慧的地方。
“蜒舟岸泊,娄人纷拿”描绘了船只停靠岸边,人们忙碌的情景,可能是在为书堂的日常活动做准备。接下来,“幽贞有子,劬书厥家”,点出了书堂主人是一位勤奋教书的父亲,他的儿子也在这里接受教育。
“晨鸡既鸣,汛埽室堂”,描述了清晨时分,主人开始清扫房间,营造学习的环境。随后,“羞我甘软,奉持趋跄”,表现了主人对儿子的关爱,提供美味的食物,并亲自照顾,体现了家庭的温馨。
“我经我史,如耕如桑”,比喻学习历史如同农夫耕作,辛勤且重要。接着,“我服其劳,罔敢怠荒”,强调了学习者要勤勉不息,不敢懈怠。
“黍稌有田,鱼亦有梁”,通过农田和捕鱼的比喻,进一步说明了学习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最后,“味道之腴,游艺之场”,表达了在学习中寻找乐趣,享受其中的美好。
“曰父与子,欣欣乐康”,总结了父子二人在书堂中的快乐生活。“其乐维何,匪人匪天”,指出这种快乐并非来自外在的物质或他人给予,而是源于内心的满足和成长。“憧憧往来,谁其语旃”,以问句结尾,表达了对这种和谐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一个家庭式教育场景的温馨与美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