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风縠静,绿水镜光平。
在藻悠然逝,依蒲自在行。
网罛从未入,鳞鬣不须惊。
依槛知鱼乐,微吟验物情。
曲池风縠静,绿水镜光平。
在藻悠然逝,依蒲自在行。
网罛从未入,鳞鬣不须惊。
依槛知鱼乐,微吟验物情。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池塘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中的生灵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首句“曲池风縠静,绿水镜光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池水比作光滑的纱縠,形象地描绘出水面的平静与清澈,如同一面镜子般映照着周围的景物。接着,“在藻悠然逝,依蒲自在行”两句,通过鱼儿在水草间自由游弋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池塘的宁静与生机。
“网罛从未入,鳞鬣不须惊”则表达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暗示了人类活动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对生物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伤害。最后,“依槛知鱼乐,微吟验物情”两句,诗人通过观察鱼儿在栏杆边的悠闲状态,感悟到它们内心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万物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腊前梅蕊未斜横,至后醅香试满觥。
过眼文书开数叶,打窗风雨又三更。
闭门高卧直差易,拥鼻微吟何似生。
稍取湿薪供热弄,住山如此不多争。
华堂选形胜,地直巽之隅。
主人心洁齐,公闲此燕居。
西来故乡客,东过朝大夫。
时逢志所惬,下榻同欢娱。
琴棋间壶觞,赋咏杂歌呼。
民间既羲皇,席上宜华胥。
每思就一醉,幸无官守拘。
奈何三千里,风埃与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