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这首诗描绘了大梨的生长环境与外在特征,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首先,“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这两句诗开篇即点明了大梨生长的地理位置——大谷,这里水流常流,是自然环境中的宝贵之地。接着,“南荒”二字则暗示了其生长于南方较为偏远或未被充分开发的地方,强调了其独特性和珍贵性。
接下来,“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这两句诗细致地描绘了大梨的生长状态。绿叶上已经凝聚了露水,象征着生命的滋润与活力;而“紫实”则是大梨成熟时的颜色,富含汁液,既展现了果实的诱人色泽,也暗示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梨生长环境和外在特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力和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信州粮,粮何艰,十钟一石万里间。
朝发钱王堤,暮过严子滩,柁尾白浪如银山。
朝渡兰溪州,暮泊龙丘湾,峻如牵车上鬼关。
督吏持檄夜如箭,布帆无风河水干。
去年粮船未及岸,今年又运八百万。
只知彼地荒,不知浙东天亦旱。
只知彼地饥,不知役户家无饭。
家无饭,侬莫愁,愿化铁骑为耕牛。
愿销锋镝为锄耰,战场辟作畎与沟。
壮士负戈荷甲归西畴,风雨时调禾黍秋。
禾黍不秋饭不足,浙东又移何郡粟?
鹅黄柳枝扑轻雨,袅断新愁千万缕。
菱花倦拂琐窗间,吹得瑶笙杂莺语。
下床不受春风扶,伤春击碎青珊瑚。
香消玉散绣针涩,闲开五色双氍毹。
离恨难禁情未惬,那肯将心托红叶。
翠帷深护曲阑花,羞杀东家白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