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阙有浮云,荫兹白日暮。
返景下铜台,歌声发纨素。
流辉如有情,千载照长路。
漳河不西还,百川尽东赴。
时哉不可失,谠言思所悟。
雨后望西陵,蔓草萦古墓。
安得为飘风,永吹莲枝树。
魏阙有浮云,荫兹白日暮。
返景下铜台,歌声发纨素。
流辉如有情,千载照长路。
漳河不西还,百川尽东赴。
时哉不可失,谠言思所悟。
雨后望西陵,蔓草萦古墓。
安得为飘风,永吹莲枝树。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拟古(其七)》,以自然景象和历史感慨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绪。首句“魏阙有浮云,荫兹白日暮”描绘了宫阙之上浮云缭绕,夕阳西下,显得苍茫而富有诗意。接下来,“返景下铜台,歌声发纨素”写夕阳余晖洒在铜台之上,伴随着华丽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华美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流辉如有情,千载照长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光芒以情感,暗示时光流转,即使千年,光明仍能照亮漫长的旅途。随后,“漳河不西还,百川尽东赴”以漳河和百川比喻历史潮流,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流向,不可逆流的主题。
“时哉不可失,谠言思所悟”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以及对直言劝谏的思考。最后两句,“雨后望西陵,蔓草萦古墓”,借雨后的西陵和蔓延的野草,寄寓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安得为飘风,永吹莲枝树”则表达诗人渴望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永远吹拂着美好的事物,寓意着对理想和美德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中常见的婉约与豪放并存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