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不夜常称午,花是恒春镇自开。
绰约云中定谁氏,子登徐按八琅来。
月如不夜常称午,花是恒春镇自开。
绰约云中定谁氏,子登徐按八琅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色明亮、花常盛开的梦幻景象,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
“月如不夜常称午”,诗人以“不夜”形容月光的明亮,仿佛连午夜都变得如同白昼一般,展现出月光的神奇与美丽。“称午”则赋予了时间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暗示着这种月光的明亮并非日常所见,而是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
“花是恒春镇自开”,进一步描绘了花儿在这样的月光下,似乎拥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四季常青,自然开放,不受季节更替的影响。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奇妙,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永恒事物的向往。
“绰约云中定谁氏”,这一句转而描述云中的女子,绰约多姿,仿佛是天界仙子,让人不禁好奇她的身份和故事。这里的“谁氏”既是对女子身份的疑问,也是对美好、神秘事物的一种追寻和想象。
“子登徐按八琅来”,最后一句可能是指某人(“子”)在特定的时间或情境下,登高远望,按着某种规律或节奏,带来了八琅(可能是某种象征美好的物品或力量)。这里通过动作和结果,营造出一种仪式感和期待感,暗示着某种美好的事物即将显现,或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与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永恒和神秘事物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我生百不谐,进退得坎井。
二毛初抱子,亦足慰衰冷。
珠庭照日角,眉目秀而炯。
人言骥堕地,意作千里骋。
居然万金产,每见百忧醒。
嗟哉时夜计,便欲老箕颍。
安知随泡露,变灭失俄顷。
悲来泪成河,俯仰吊孤影。
白雨下车轴,江湖与天邻。
浑流已横溃,川陆无行人。
荡荡淮楚舟,篙樯动萧晨。
淹留寒山寺,河湾俯清沦。
虚堂梦春草,落纸佳句新。
长啸寄遐想,深谈破无因。
泊无轩裳累,但觉山林亲。
迟迟去鲁意,欲驾还逡巡。
阴霖固无限,所念商农迍。
乃知君子怀,绝出世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