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鼍空吼。
初虽一雨慰望霓,明晨骄阳射到西。
田如石坚耕不得,栏卧牛犊壁倚犁。
诉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
忽然斗暗云墨黑,尽化焚焦作膏泽。
稽首谢天拜低头,郡寄且许臣分忧。
击瓯楼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吾侪风萍偶接际,剩酝新秫储年计。
稻苗便秧粟已芽,稳藉清尊度今岁。
五更复闻檐溜声,攲枕不眠隔窗听。
公馀一榻安禅处,姑借民谣当诗句。
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
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
朝朝群望俱遍走,一毫及民更无有。
雨师远逃龙亦睡,江涩鱼跳鼍空吼。
初虽一雨慰望霓,明晨骄阳射到西。
田如石坚耕不得,栏卧牛犊壁倚犁。
诉天搏手嗟亡策,上山默扣真人宅。
忽然斗暗云墨黑,尽化焚焦作膏泽。
稽首谢天拜低头,郡寄且许臣分忧。
击瓯楼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
吾侪风萍偶接际,剩酝新秫储年计。
稻苗便秧粟已芽,稳藉清尊度今岁。
五更复闻檐溜声,攲枕不眠隔窗听。
公馀一榻安禅处,姑借民谣当诗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入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久旱之后盼望及感叹雨水的深切情感。
诗的开篇“入春绝无一声雷,赤日又将近夏末”设置了一种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随后“阴霾蔽天动经月,草木叶上积寸埃”则形象地展现了长时间没有降水导致的尘土飞扬和植物枯萎的情景。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的变化,也注意到了农事活动的困难,如“田如石坚耕不得,栏卧牛犊壁倚犁”表达了由于干旱导致耕种困难的情形。这一切都让诗人感到忧虑和无奈。
然而,当“雨师远逃龙亦睡”之后,“初虽一雨慰望霓”却给予以希望,尽管“明晨骄阳射到西”使得雨水短暂,但这已经足够让诗人感激涕零了。诗中的“稽首谢天拜低头,郡寄且许臣分忧”表现了诗人对上天的感激之情。
随后,“忽然斗暗云墨黑,尽化焚焦作膏泽”则描绘了一场突然到来的暴雨,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舒畅,如“击瓯楼上望四野,只愿保此三年秋”所表达的对未来美好时节的期待。
最后,“吾侪风萍偶接际,剩酝新秫储年计”和“稻苗便秧粟已芽,稳藉清尊度今岁”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关心,以及对来年丰收的预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干旱与久雨交替中所体验到的自然界和农事活动的种种况味,是一篇富有情感色彩且意境深远的诗作。
海上有豪杰,居然为世英。
高足蹈一世,乡里尤相惊。
人谓其胸中,具有九有兵。
瞋目为语难,泉奔九河声。
吮子收士心,争吏门成城。
三度入长安,飘然万里行。
石梁与酆邺,海内引足横。
犹然伏鹄卵,柝羽弗建旌。
丈夫未遇时,负气真难平。
辟若天下马,弭辙谁可形。
未遇九方皋,沙丘且嘶鸣。
出处胡可思,醉歌尔且赓。
梅花落残雪,春至枝枝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