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言迎神词二首·其二送神》
《杂言迎神词二首·其二送神》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0)
翻译
露水打湿了衣裳,月亮隐藏在墙壁后,气氛冷清凄凉,四周寂静无人,风雨在虚空中回旋,吹过瑶席之上。
它的到来悄然无声,离去不留痕迹,神灵的心意降临,为远方的客人带来福祉。
注释
露沾衣:露水打湿了衣服。
月隐壁:月亮隐藏在墙壁之后。
气凄凄:冷清凄凉的气氛。
人寂寂:周围环境非常安静。
风回雨度:风雨在空中回旋。
虚瑶席:空中的瑶席,可能指仙境或想象中的场景。
来无声:悄然而至,没有声音。
去无迹:离开时没有留下任何踪迹。
神心:神秘的心意或神灵的心意。
降和福:降临和平与福祉。
远客:远方的客人,可能指来访者或想象中的对象。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神秘氛围的送别诗。"露沾衣,月隐壁"两句描绘了一幅夜幕低垂、露水涓涓、月光被阻挡的静谧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

接下来的"气凄凄,人寂寂"则通过对空气和人的状态的描述,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这里的"凄凄"形容夜晚清冷的空气,而"寂寂"则是对人们静谧情状的描绘。

"风回雨度虚瑶席"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中那细微而又动人的变化,"风回"暗示着风的轻柔回旋,而"雨度"则是指细雨如织网般地覆盖,"虚瑶席"则可能象征着神灵的座位或是神圣的空间,这里用来形容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最后两句"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表达了诗人对神灵来临与离去的感慨,以及祈愿神灵带来的平安与祝福。"来无声,去无迹"表现出一种超自然力量的隐秘与不可捉摸,而"神心降和福远客"则是诗人对远行者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精细的意象描绘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送别这一主题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题画十三首·其一

双松含古色,红树已先秋。

百顷风潭净,高情独泛舟。

(0)

送赵永贞改丞德化县以万水千山路孤舟几日程为韵·其四

千里复万里,道路多间关。

况复春尽时,好鸟声绵蛮。

贤宰离旧邑,车辕庶民攀。

贰事非敢专,亦当念茕鳏。

遄期构大厦,寒士皆欢颜。

去去不可留,怅望空云山。

(0)

香奁八咏·其八云窗秋梦

碧天云散月三更,人在纱窗梦欲成。

灯焰有花随蝶化,簟纹如水怕蛩鸣。

钱唐谩听当年曲,巫峡空含此夜情。

檐马无端又惊起,满怀幽恨不分明。

(0)

郑敬常求题画像因用同姓八事赞之

清白传家古所难,门名通德又开端。

履声未近星辰听,早带还经岁月看。

五色云中知姓氏,七株松下具衣冠。

毂推驿置非无意,谷口先须赋考槃。

(0)

雨中有怀次叶紫霞韵·其一

风雨秋深又满城,西畴端复望西成。

鉴湖自合归狂客,饭颗谁能问瘦生。

白发萧骚浑易感,黄花冷落尚多情。

天公欲遂登高约,只得重阳一日晴。

(0)

画·其二巢父许由

清谈又复到巢由,洗耳元非况饮牛。

尧舜得人天下事,画师那识帝心忧。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