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画角起边愁,满目黄云暗戍楼。
夜半将军传号令,明朝要斩郅支头。
一声画角起边愁,满目黄云暗戍楼。
夜半将军传号令,明朝要斩郅支头。
这首《塞下曲(其一)》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描绘了边塞战场的紧张与肃杀气氛。
首句“一声画角起边愁”,以画角声起始,渲染出边疆特有的悲凉与忧愁,仿佛那悠长而哀怨的号角声,直接触动了将士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战争的恐惧交织在一起。
“满目黄云暗戍楼”一句,通过广阔的黄云和昏暗的戍楼,营造了一种苍茫而又压抑的景象。黄云不仅覆盖了视线,也象征着战争的阴霾,而暗淡的戍楼则暗示了边防的艰苦与战士们的孤独。
接下来,“夜半将军传号令”,在深夜的寂静中,将军的命令显得格外突兀而庄严。这不仅是对行动的指示,也是对士兵们精神的鼓舞,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将是一场生死考验。
最后一句“明朝要斩郅支头”,既是对胜利的渴望,也是对敌人无情的宣战。郅支是古代西域的一位首领,这里借指敌方将领,表达了诗人对敌人必胜的决心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铺陈,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壮烈,以及将士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