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见燕至》
《见燕至》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初来如报社前春,好宿茅檐伴客身。

莫入江南旧庭院,杏花风雨总无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yànzhì
míng / gāo

chūláibàoshèqiánchūnhǎo宿máoyánbànshēn

jiāngnánjiùtíngyuànxìnghuāfēngzǒngrén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见燕至》,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诗中以春天燕子来访为引,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初来如报社前春”,形象生动地写出燕子初到时仿佛带来了早春的气息,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次句“好宿茅檐伴客身”则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喜爱和欢迎,将其视为友人般陪伴在身边。

然而,诗人接着笔锋一转,“莫入江南旧庭院”,暗示了对过去时光或某些人事变迁的感慨,江南旧庭院可能代表了过去的美好记忆,但如今却不再有人迹。最后一句“杏花风雨总无人”,通过描绘杏花在风雨中凋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燕子来访为线索,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境况的淡淡哀愁。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月中行.游湖心亭戏作

楼台高矗水中央。倒影漾湖光。画船歌舫听如狂。

多半载红妆。偶来雨后翻成趣,寻胜迹、单袷迎凉。

水云涤尽粉脂香。清涴惬诗肠。

(0)

苏幕遮.春晓

锦衾寒,初睡觉。帘幕重重,瞒却珠楼晓。

忽听檐前乾鹊噪。起向妆台,怕对菱花照。

小园深,人不到。昨夜东风,撚去春多少。

独倚雕栏寻句好。半晌无言,自把花枝拗。

(0)

满庭芳.七夕

新月知情,西风有约,竞传此夕良宵。

炉中香热,儿女拜青霄。

为问双星何处,谁曾见、鹊架星桥。

千秋梦、文章本幻,遗话到今朝。

钟情原不易,人间魔障,天上难逃。

想银河耿耿,玉漏苕苕。

应怕天鸡误唱,彩云里、几度魂销。

依旧是、盈盈一水,回首怨迢遥。

(0)

怀念

百岁因缘一旦休,返魂无术恨悠悠。

不堪回首当年话:尔我相偕到白头。

(0)

月夜抒怀

荷钱初放乱浮萍,香雾空蒙月满庭。

百尺朱楼闲倚遍,我心非醉亦非醒。

(0)

闺中杂咏三首·其二

几日新寒不卷帘,秋风窗外雨纤纤。

绣馀无事消长昼,漫把炉香细细添。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