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无佛性,慈悲似海深。
寻言逐句者,埋没丈夫心。
狗子无佛性,慈悲似海深。
寻言逐句者,埋没丈夫心。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如本所作的《颂古三十一首》中的第十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狗子无佛性”借用佛教典故,指出即使是看似低等的动物,也并不具备佛性的本质,暗示一切众生平等,没有固定的佛或非佛之分。接着,“慈悲似海深”描绘出慈悲的广大无边,如同海洋一般深邃,强调了慈悲之心的包容与深厚。
后两句“寻言逐句者,埋没丈夫心”则批评那些过于执着于文字和教条的人,他们可能在追求佛法的字句中迷失自我,忽视了内心真正的修行和成长。"丈夫心"指的是有大志向、能担当的人格特质,这里暗指真正的修行者应超越言语表象,直指人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引导人们跳出文字束缚,深入体会慈悲与修行的真谛。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酾酒赋诗。
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
扶起仲谋,唤回玄德,笑杀景升豚犬儿。
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诸君傅粉涂脂。
问南北战争都不知。
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
玉垒腾烟,珠淮飞浪,万里腥风吹鼓鼙。
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