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芭蕉不展丁香结,匆匆过了春三。罗衣花下倚娇憨。玉人吹笛,眼底是江南。
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微酣。树犹如此我何堪?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生活画面。"芭蕉不展丁香结"以芭蕉未展的叶子和丁香结象征着女子心中的愁绪和期待,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内心的敏感。"匆匆过了春三"进一步强调时光流逝之快,春光易逝。
"罗衣花下倚娇憨"写出了女子在花丛中穿着华丽的罗衣,倚靠的姿态既娇媚又天真,流露出少女的活泼与纯真。"玉人吹笛"则通过吹笛的动作,展现了女子的才情和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眼底是江南"暗示了女子的心思飘向远方,可能对江南的美景或远方的人有所思念。接下来,词句转向夜晚,"酒阑人散后"描绘了宴席结束后的寂寥,"疏风拂面微酣"营造出一种醉人的氛围,也暗示了女子借酒消愁。
最后,词人以景结情,"树犹如此我何堪"借用树木的变化感慨时光流转,自己却无法抵挡岁月的摧残。"离亭杨柳,凉月照毵毵"以离别时的凄清景色收尾,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无尽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描绘女子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清末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徐侯嗜吴梅,健啖殊未阑。
喜气入新诗,脱手如弹丸。
遥想苍玉枝,尚带白露漙。
日食三百颗,语客疑诞谩。
何妨携束书,常作东南官。
掇彼南山粲,奉君一酌欢。
南山有佳树,采采何时殚。
恨我无报章,上可追建安。
谁知丹砂粒,亦满黄金盘。
回甘似蔗境,嚼齿馀诗酸。
安得移此种,飞舟下惊湍。
红园夺朝霞,翠密回翔鸾。
大胜万里来,日晒中枯乾。
归期渺何许,且复同甘餐。
调冰渍崖蜜,却暑资微寒。
忆昔在江国,屡醉酴醾春。
平生看花眼,老暗京洛尘。
王城一见之,玉颜犹可珍。
但恐花见怜,憔悴非昔人。
是事姑且置,饮我樽中醇。
幽姿不可名,清芬难具陈。
谁登玉宸殿,与梅差等伦。
山矾岂其弟,月姊当与亲。
颇笑凡质陋,始喜国色新。
此论那可废,此冤聊可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