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诗仙一去。
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中流笑与客语。
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
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聊凭陆谞。
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西风扬子江头路。扁舟雨晴呼渡。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诗仙一去。
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中流笑与客语。
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
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聊凭陆谞。
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秋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自然界的美丽。"西风扬子江头路",开篇即设定了一个飘渺的画面,西风吹拂着长江之滨,一条扁舟在雨后晴空下缓缓移动,呼唤着渡口。
诗人继续描写岸边的瓜洲与横亘的蒜石,水波荡漾,声音悠扬至千古。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了对历史长河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慨。
接着,诗人提到"诗仙一去",这可能是在追忆李白,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离去,让人感到惆怅。对峙金焦、断矶青树,是对当下景物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自己处境的忧虑。中流相遇的笑语与客人的交谈,是诗人在旅途中的片刻慰藉。
"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显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生的沧桑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通过简单的生活享受来回味过去的美好时光。
最后,"聊凭陆谞。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是诗人对朋友陆谞的提问,希望他能像古代神仙般自由自在地旅行,而"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则是对周遭景色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无常感的深刻体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由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