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置文书小据鞍,举头历历见青山。
老农指点黄云好,为驻双凫一解颜。
拨置文书小据鞍,举头历历见青山。
老农指点黄云好,为驻双凫一解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炎的作品,名为《出郭视田讼三绝(其一)》。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城观察田地争议的情景,并通过老农指点迷津,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拨置文书小据鞍”,这里的“文书”可能是指官方关于土地的文书或契约,而“小据鞍”则表明诗人在马背上停留片刻,准备观察田地。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出城前的准备情形。
“举头历历见青山”,诗人抬头望去,只见连绵的青山。这一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远离尘嚣、向往自然的渴望。
“老农指点黄云好”,这里的“老农”形象给人以智慧和纯朴的感觉,他所指点的“黄云”,可能是指秋天的云彩,常被用来象征丰收。老农对诗人指点迷津,让他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美好的。
“为驻双凫一解颜”,“双凫”通常指的是船只,这里或许是比喻诗人的心境,如同乘舟在波涛中寻找平静。诗人通过老农的点化,内心得到了释然,面容也因此变得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田地争议的观察,以及与自然和智者交流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超然物外的一种态度。
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
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
凌熇宴功臣,旌旗蔽轇轕。
一壶从杖藜,独视天壤阔。
风吹黄金花,南山在我闼。
萧条蓬门秋,稚子候明发。
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
高咏荆轲篇,飒然动毛发。
同是他乡客,俱为避地人。
兴来犹浪迹,别去更沾巾。
山路常疑雨,江花已报春。
荒烟投远戍,落日扣通津。
樵笠归墟尽,渔蓑度水频。
扬帆惊宿鸟,鼓柁骇游鳞。
俗薄谁知己,时危不计贫。
飘然沧海上,也欲共垂纶。
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
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
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
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
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
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
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
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
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
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
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
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
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
芝草琅玕弄春柔,不归负此岩壑幽。
龙江送别情悠悠,乡人歌作商声讴。
《赠黄道士还九宫山》【明·曾鲁】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芝草琅玕弄春柔,不归负此岩壑幽。龙江送别情悠悠,乡人歌作商声讴。
https://shici.929r.com/shici/TKqne8qIv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