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其一》
《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摩诘本词客,亦自名画师。

平生出入辋川上,鸟飞鱼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声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咏皆自见,飘然不作世俗词。

高情不尽落缣素,连峰绝涧开重帷。

百年流落存一二,锦囊玉轴酬不訾。

谁令食肉贵公子,不学父祖驱熊罴。

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传新诗。

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光淋漓。

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釐。

谪官南出止均颍,此心通达无不之。

归来缠裹任纨绮,天马性在终难羁。

人言摩诘是前世,欲比顾老疑不痴。

桓公崔公不可与,但可与我宽衰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对王诜都尉所绘山水横卷的题赞。诗人首先赞赏王诜不仅擅长词客之才,亦精于绘画,他的艺术生涯与辋川山水紧密相连,追求自然的隐逸生活,不愿被人打扰。诗人描绘了画面中的山光水色,仿佛能直接触碰到和听见,表现了画作的生动与意境的深远。

苏辙称赞王诜的高雅情怀并未局限于纸上,而是通过画卷传达出连绵峰峦和深涧的壮丽景色。他感叹王氏家族中只有少数作品流传下来,但仍被珍视。接下来,诗人批评那些富贵子弟不继承家族传统,如猎熊等英勇行为,而选择沉溺于文史阅读和诗歌创作。

诗人认为,欣赏山水并非王诜生活的全部,他的画作能展现出广阔天地的气象,即使是小幅横卷,也能传达万里江山的壮美。尽管王诜因贬官南下,但他的心境开阔,无论到何处都能保持豁达。最后,诗人以“摩诘”(王维)和“顾老”(顾恺之)来比拟王诜的艺术造诣,强调他的艺术才华超越常人,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前世的才子,比顾恺之更令人惊叹。诗人认为,王诜的画作能给人以慰藉,如同桓公、崔公的宽厚,能缓解自己的衰老之感。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长歌行

离离阶下兰,纠纠丛中棘。

女夷司天和,春风宕群植。

常恐芳意移,百劳鸣鵙鵙。

白日落崦嵫,长绳系不得。

少壮不力田,老大昧菽麦。

(0)

木棉花

不材容得老天年,寒食丹砂木末燃。

汉主堠亭情独远,隋宫春树色同鲜。

残红似照崆峒火,野血疑啼建业鹃。

惟有刺桐共开落,城南上巳句谁传。

(0)

送关明经还粤

石头频送客,归思正茫茫。

水陆几千里,琴书共一床。

彤墀曾献赋,墨绶待为郎。

遥想还家日,南园荔子香。

(0)

子夜歌·其八

天上月如欢,月圆还月缺。

侬如天上云,行则随星月。

(0)

题海珠寺次梁文康公韵

江流不转荩臣心,先代遗踪阅古今。

地借招提留间气,人瞻山斗惬登临。

明珠炤处天南北,寒玉香时雪浅深。

自是星精垂粤海,谩将名胜拟东林。

(0)

赠杨杲生

矫矫南国代有雄,将军高躅俨遗风。

为筹屯政因成帙,偶托闺词亦复工。

墨垒几人称劲敌,书城如尔是元戎。

好凭诗律当师律,勒取登坛第一功。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