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旦上冢诗·其三》
《十月旦上冢诗·其三》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流莺飞絮满城时,曾踏春风看柳枝。

却到枯条黄叶下,人生老去更何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主题。首句“流莺飞絮满城时”,以春日里黄莺飞翔、柳絮飘扬的景象,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温暖明媚的春天之中。然而,紧接着的“曾踏春风看柳枝”一句,通过回忆的方式,暗示了诗人曾经在这样的美好时节中欣赏过春景,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了伏笔。

“却到枯条黄叶下”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与开头截然不同的画面——枯萎的树枝和黄色的落叶,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隐喻。随着季节的变换,自然界从繁盛走向衰败,而人的生命也同样经历了从青春到老去的过程。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衰老必然性的深思。

最后一句“人生老去更何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老去的感慨和接纳。在面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时,诗人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哀伤或抗拒,而是以一种平静和豁达的态度接受了这一事实。这种态度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综观全诗,诗人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秋日的萧瑟,以及由春至秋的自然变迁,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起伏相联系,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远,既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情感与哲理融合的特点。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李季章参政寄近作绝句次韵答之·其一

谁家绿展窗前叶,何物清成池上花。

叹息陶斯为模写,要须随兴寄无涯。

(0)

又和赵路分韵·其一

萱芽争出柳眉舒,积雪霜凝未尽除。

一阵暖风殊著莫,傍人啼鸟亦忻如。

(0)

和周次公韵·其一

老于流俗尚何颜,欢喜新凉得此閒。

政自可人诗更好,每逢觞酌不知还。

(0)

僧窗

露寒风敛山馀霭,虚净曲通僧一窗。

我不占閒谁避俗,菊花时候有枫江。

(0)

偶成·其八

舒啸闲平理乱心,古来贤达几升沉。

只宜一唱紫芝曲,不用三思梁甫吟。

(0)

次韵景瑜雨中绝句·其二

门居地僻无来辙,新绿新荷新笋时。

珍重情怀尚能赋,为搜言句和成诗。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