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下幽溪小,登楼亦爽神。
檐虚多受月,天近不生尘。
唐代风光远,宣城气象新。
何时暂栖息,潇洒一吟身。
寺下幽溪小,登楼亦爽神。
檐虚多受月,天近不生尘。
唐代风光远,宣城气象新。
何时暂栖息,潇洒一吟身。
此诗《夹溪楼》由元代诗人张翼(翔南)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山水楼阁图景。
首句“寺下幽溪小”,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的幽静,溪流虽小却充满了生机与宁静之美。次句“登楼亦爽神”,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愉悦心情,楼阁不仅为观景提供了绝佳视角,更让人心情舒畅。
“檐虚多受月,天近不生尘”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光与天空赋予了生命,月光似乎能自由地在屋檐间流转,天空则纯净无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纯净与自由的向往。
“唐代风光远,宣城气象新”两句,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景象的赞赏。这里不仅提到了具体的地点——宣城,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当下生活的新鲜感受。
最后,“何时暂栖息,潇洒一吟身”表达了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暂时停留,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通过吟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对忙碌尘世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夹溪楼周围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