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七》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寒山栖隐处,绝得杂人过。

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

瑞草联溪谷,老松枕嵯峨。

可观无事客,憩歇在岩阿。

(0)
注释
寒山:指隐士居住的寂静山岭。
栖隐处:隐士的居所。
杂人:世俗之人。
过:经过。
林内鸟:森林里的鸟儿。
共唱:一起歌唱。
山歌:山野间的歌曲。
瑞草:象征吉祥的草木。
联:连接。
溪谷:山谷的小溪。
老松:古老的松树。
枕:倚靠。
嵯峨:形容山势峻峭。
可观:值得一看。
无事客:无所事事的游人。
憩歇:休息。
岩阿:岩石的凹处。
翻译
寒山是隐士的居所,很少有人来打扰。
偶尔遇到林中的鸟儿,它们会一起唱起山间的歌谣。
吉祥的草木连绵溪谷,古老的松树倚靠在峻峭的山峰旁。
这里适合无所事事的游客,他们在岩石的凹处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寒冷的山中找到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栖息之地,很少有行人经过。这不仅表明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也映射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即便是偶尔遇见林中的鸟儿,也能与之共同歌唱,这里的“山歌”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歌曲,而是一种心灵的和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融入其中的心境。

"瑞草联溪谷,老松枕嵯峨。"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瑞草”指的是那些生长在山谷中的美丽植物,它们沿着溪流蜿蜒而行,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老松枕嵯峨”则形象地展示了古老苍劲的松树如何依偎于崎岖不平的山石之上,这些景物都在传递着大自然永恒与坚韧的信息。

最后,"可观无事客,憩歇在岩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来访者能够欣赏并沉浸于这份宁静氛围的心境。这些“无事客”不为世俗琐事所累,他们能够在岩石间找到休息之地,享受心灵的片刻憩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隐居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罥马索.题宗室孚伯兰世丈蹇驴破帽图

莽风尘、一领缁衣化为素。

鞭丝欲整,斜阳墙角年年路。

桃花千片,萍花几瓣,弹指光阴伤心句。

算酒边歌者,车前驺卒,平生有知遇。归去。

宗臣蕉萃,郎官磥落,两种情怀画图补。

更写三间金铃馆,谱出笛愁琴语。

天涯老矣,附骥无心,翻觉纷纷青蝇苦。

笑问君、近来何事,曾否探春海棠圃。

(0)

无题五首·其三

谁将窃遁费疑猜?辜负仙人玉镜台。

出水白鱼成比目,随波红叶是良媒。

强梁丛里潜踪过,柔橹声中襆被来。

一曲胡笳便归国,何须怅望白龙堆?

(0)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其二

山鸟集庭树,顾我留好音。

迂疏脱机巧,微物知此心。

呼童具杯盘,自听还自斟。

酒尽忽飞去,怅惘烟云深。

(0)

由桐歧迁城作

卜宅傍虹桥,春光上柳条。

买山邻有道,近市喜无嚣。

子弟堪炫涌,僮奴便采樵。

桐溪祠墓在,来往未为遥。

(0)

登顾山文选楼怀古二首·其二

不数休文八咏楼,萧梁文选擅风流。

人同季子贤声远,名压春申硕望收。

天命若教承大统,台城何事失皇猷。

水南题句增惆怅,落日西风总系愁。

(0)

潮音洞

层冈如欲渡,临虚疑负鳌。

崖洞深不测,曲折藏波涛。

相传观音现,恐是蛟龙巢。

地底鸣空雷,昼夜风怒号。

复岛走相向,延互环周遭。

凭临不敢窥,激浪湔衣袍。

海潮驾群峰,顾盼引兴豪。

孤立当秋风,俯仰宇宙高。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