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栖隐处,绝得杂人过。
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
瑞草联溪谷,老松枕嵯峨。
可观无事客,憩歇在岩阿。
寒山栖隐处,绝得杂人过。
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
瑞草联溪谷,老松枕嵯峨。
可观无事客,憩歇在岩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居生活。诗人在寒冷的山中找到了一个远离尘世的栖息之地,很少有行人经过。这不仅表明了诗人的清高脱俗,也映射出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时逢林内鸟,相共唱山歌。"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即便是偶尔遇见林中的鸟儿,也能与之共同歌唱,这里的“山歌”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歌曲,而是一种心灵的和鸣,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融入其中的心境。
"瑞草联溪谷,老松枕嵯峨。"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瑞草”指的是那些生长在山谷中的美丽植物,它们沿着溪流蜿蜒而行,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老松枕嵯峨”则形象地展示了古老苍劲的松树如何依偎于崎岖不平的山石之上,这些景物都在传递着大自然永恒与坚韧的信息。
最后,"可观无事客,憩歇在岩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来访者能够欣赏并沉浸于这份宁静氛围的心境。这些“无事客”不为世俗琐事所累,他们能够在岩石间找到休息之地,享受心灵的片刻憩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隐居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莽风尘、一领缁衣化为素。
鞭丝欲整,斜阳墙角年年路。
桃花千片,萍花几瓣,弹指光阴伤心句。
算酒边歌者,车前驺卒,平生有知遇。归去。
宗臣蕉萃,郎官磥落,两种情怀画图补。
更写三间金铃馆,谱出笛愁琴语。
天涯老矣,附骥无心,翻觉纷纷青蝇苦。
笑问君、近来何事,曾否探春海棠圃。
层冈如欲渡,临虚疑负鳌。
崖洞深不测,曲折藏波涛。
相传观音现,恐是蛟龙巢。
地底鸣空雷,昼夜风怒号。
复岛走相向,延互环周遭。
凭临不敢窥,激浪湔衣袍。
海潮驾群峰,顾盼引兴豪。
孤立当秋风,俯仰宇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