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童四威仪·其三》
《天童四威仪·其三》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坐,却被蒲团先识破。松作声,元是微风过。

(0)
鉴赏

这首诗《天童四威仪(其三)》由宋代僧人释月涧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禅宗修行的生动画面。

“坐”,诗人以一个简单的动词开始,却蕴含了深邃的禅意。这里的“坐”不仅仅是身体的姿势,更是心灵的静默与专注。然而,禅者的心境却仿佛被“蒲团”识破,这里的“识破”并非贬义,而是指心灵与外在形式的契合,即禅者的心境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统一。

接着,“松作声,元是微风过。”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树的声音归因于微风的轻拂。在禅宗的世界里,一切现象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意义,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悟道的契机。这里通过松声与微风的关联,暗示了禅者对宇宙万物细微变化的敏感与洞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坐”与“蒲团”的互动、“松声”与“微风”的联系,展现了禅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我、环境及宇宙间微妙关系的体悟与融合。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引导读者深入思考禅宗的精髓——在平凡中见不凡,在静默中体悟真理。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四园竹.石竹

茜绯枯紫,更著粉边轻。

花如刻缯,叶疑缀玉,色醉还醒。

盈盈开日,爱向闲庭绣户,密翠簇繁英。落还生。

偏怜常占春艳,可人闲意幽情。

无那一朝霜露,不堪憔悴付飘零。

根枝犹在,待春回,依旧订花盟。

(0)

卜算子.并头兰,和琅霞韵

九畹傍幽人,曾误灵均死。

绿春泛泛笑东风,几朵吴花紫。

缥缈影双飞,黯淡香层倚。

移近红楼碧玉阑,着意长看此。

(0)

击梧桐.咏美人蕉

青女惊蝉,素娥辞燕,又是华年荏苒。

绣阁前、依约见分明,翠袖轻匀霞脸。

夜深几度翩跹,乍见红玉,临风欲掩。

十二朱楼,肠断秋风,斗帐垂垂摇艳。

宝靥慵妆,佳人对镜,还把芳姿细念。

谁问种,自知名忍,揉碎瑶翻香滟。

绛树清歌欲罢,红儿百首才新赋,又恰是、两三黄蝶,映丹珠一点。

(0)

塞垣春.初六日立秋归舟,偶和周清真韵

爽气生兰野。飘细雨、孤帆卸。

蝉声曳树,燕飞掠水,远村如画。

便桃笙、葵扇如遥也。独把乌丝挥洒。

怪金风、初欲动,不禁悲秋重写。

蓦忆镜中人,自来好、绣阁幽雅。

多病为闲愁,怯初长此夜。

记来朝、巧时良日,初临好、排待针楼下。

寄语归期近,向罗衣再把。

(0)

华清引.晏起

重重珠幕护窗纱。春思方佳。

一种娇慵如梦,微闻莺语哗。丁香轻掩扣微差。

绿云半侧堆鸦。枕痕红晕重,不敢见菱花。

(0)

小重山.春情

百宝栏前丹棘开。画屏深几曲、掩蓬莱。

玉人无语立瑶阶。腰支小,须筑避风台。

酒晕入莲腮。风流鸳帐里、费安排。

桃笙滑溜凤凰钗。灯儿下,倩系合欢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