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如狸,尾如牛,攀条捷险如猱猴。
橘柚为浆栗为糇,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简出善自谋,寻踪发窟并执囚,蓄租分散身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俦。
引箸将举讯何尤,无功窃食人所仇。
首如狸,尾如牛,攀条捷险如猱猴。
橘柚为浆栗为糇,筋肉不足惟膏油。
深居简出善自谋,寻踪发窟并执囚,蓄租分散身为羞。
松薪瓦甑烝浮浮,压入糟盎肥欲流,熊肪羊酪真比俦。
引箸将举讯何尤,无功窃食人所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奇特的动物——牛尾狸,形象生动。首句以“首如狸”起笔,强调其头部特征类似狐狸;“尾如牛”则描述其尾巴粗大,与牛相似。诗人接着写其攀爬树木的敏捷,“攀条捷险如猱猴”,比喻其行动迅速,如同猿猴。
诗中提到牛尾狸的生活习性,它们以橘柚为饮料,栗子充饥,但身体瘦弱,仅靠脂肪维持。它们深居简出,善于策划,一旦发现猎物,会追踪并捕获,但分配食物时却显得自私,让人感到羞耻。
烹饪方式上,牛尾狸被蒸煮在松木薪火和瓦甑中,油脂丰富,几乎要溢出糟盎,与熊脂羊酪相媲美。然而,诗人在此处提出了疑问:享用这些并非自己劳动所得的食物,是否合适?最后以“引箸将举讯何尤,无功窃食人所仇”作结,表达了对这种不劳而获行为的谴责,认为这是被人所憎恨的。
总的来说,苏辙通过这首诗,既描绘了牛尾狸的生活状态,也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中某些人的贪婪和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