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玉腕骝》
《玉腕骝》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

顿骖飘赤汗,局蹐顾长楸。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

(0)
翻译
听说荆南有匹马,尚书的手腕上驾驭着一匹玉色的骏马。
马儿停下脚步,身上蒸腾出红色的汗水,它局促不安地环顾着长长的棋盘路。
自从胡虏入侵已三年,这一仗却能一举收复失地。
如果有人询问,我挥鞭答道:我想陪伴它在习池边游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后的和平景象,通过对战马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开篇即点明主题,以“闻说”表明这是一种传闻,增添了一层距离感,也许是对遥远战场的回忆或想象。“尚书”一词则突显了马匹的高贵与珍稀。紧接着,“顿骖飘赤汗,局蹐顾长楸”,通过生动的动作和细节描写,展现了马匹在战后仍旧英勇而不失优雅的姿态。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则是对战争胜利的一种总结,“胡虏”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侵扰持续了三年,最终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得以平息。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诗人心中对于和平与秩序恢复的喜悦。

最后,“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则是诗人在战争平息后的情感流露。他仿佛在询问马匹是否愿意随他一起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去池塘边散步。这里的“举鞭”动作轻柔,与前文中的战马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通过对马匹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向往,是一篇充满力量感与美学情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门联

堂上双亲寿;朝中一品家。

(0)

徐老茂之菊多佳种惜土瘠不甚茂

委巷启衡门,阴森若岩岫。

帘楹隐群卉,砌药上虚牖。

寄迹市喧外,结契贤豪右。

嗟彼篱落英,蔚为九秋秀。

托志本孤高,非因霜霰瘦。

轻肥薄世尚,浮荣任物候。

谅无金石姿,谁慕松乔寿。

漉巾且相赏,采采以盈袖。

(0)

闻曹生官始种菊甚佳有银甲柬询

闻君有银甲,粲若英琼瑶。

濯濯承露盘,戎戎襜䄖貂。

皓月时一照,群艳嫣然消。

欲过问东篱,文园卧寂寥。

不知秋霜下,素质为谁骄。

万卉尽凋落,荣华非一朝。

何如岩下秀,怀芬抱寒条。

由来贤达士,林壑同佳招。

落英如可餐,岁晚托久要。

(0)

和钱若庵抚松杂咏六首·其六

何事寻芳载酒行,且来开閤听松声。

一寒不改山中节,万卉空争粪上英。

黄独无苗锄自抱,白猿巳去剑难成。

惟存此石真宜丈,袍笏南宫拜莫惊。

(0)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二伯牙琴台

流水音孤识者稀,琴台千载是耶非。

寥寥海月苍龙啸,戛戛松风野鹤飞。

古调不传人已往,高山相对客忘归。

经过每欲寻幽址,梧竹成阴冷翠微。

(0)

武原十五咏·其十五贲湖秋望

红树青林杳霭间,渔歌一片弄潺颜。

芦花风冷翻黄雀,菱叶波平泛白鹇。

野水无际天际树,断云如画望中山。

年年丙舍逢摇落,分得秋光万顷还。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