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
顿骖飘赤汗,局蹐顾长楸。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
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
顿骖飘赤汗,局蹐顾长楸。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
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胜利后的和平景象,通过对战马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闻说荆南马,尚书玉腕骝",开篇即点明主题,以“闻说”表明这是一种传闻,增添了一层距离感,也许是对遥远战场的回忆或想象。“尚书”一词则突显了马匹的高贵与珍稀。紧接着,“顿骖飘赤汗,局蹐顾长楸”,通过生动的动作和细节描写,展现了马匹在战后仍旧英勇而不失优雅的姿态。
“胡虏三年入,乾坤一战收”则是对战争胜利的一种总结,“胡虏”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的侵扰持续了三年,最终通过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得以平息。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诗人心中对于和平与秩序恢复的喜悦。
最后,“举鞭如有问,欲伴习池游”,则是诗人在战争平息后的情感流露。他仿佛在询问马匹是否愿意随他一起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去池塘边散步。这里的“举鞭”动作轻柔,与前文中的战马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通过对马匹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向往,是一篇充满力量感与美学情怀的佳作。
委巷启衡门,阴森若岩岫。
帘楹隐群卉,砌药上虚牖。
寄迹市喧外,结契贤豪右。
嗟彼篱落英,蔚为九秋秀。
托志本孤高,非因霜霰瘦。
轻肥薄世尚,浮荣任物候。
谅无金石姿,谁慕松乔寿。
漉巾且相赏,采采以盈袖。
闻君有银甲,粲若英琼瑶。
濯濯承露盘,戎戎襜䄖貂。
皓月时一照,群艳嫣然消。
欲过问东篱,文园卧寂寥。
不知秋霜下,素质为谁骄。
万卉尽凋落,荣华非一朝。
何如岩下秀,怀芬抱寒条。
由来贤达士,林壑同佳招。
落英如可餐,岁晚托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