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还赤城》
《送僧还赤城》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春游秦苑外,夏返越台傍。

片石幽期远,千峰别梦长。

危杉饥鹘堕,古柏病猿藏。

问讯寒山子,题诗遍佛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往返于秦苑与越台之间,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以及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联“春游秦苑外,夏返越台傍”,开篇即以季节变换为线索,勾勒出僧人行旅的轨迹。秦苑与越台,分别代表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清幽,象征着僧人精神世界的两个侧面。

颔联“片石幽期远,千峰别梦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片石与千峰,一静一动,一近一远,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僧人心境的隐喻。幽期远,暗示了僧人追求的精神境界的深远;别梦长,则表达了他对过往生活的一种留恋与反思。

颈联“危杉饥鹘堕,古柏病猿藏”则将视角转向具体的自然景象。危杉与饥鹘,古柏与病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危杉高耸,饥鹘俯冲,古柏苍劲,病猿隐匿,既有生命的活力,也有生命的脆弱,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而又充满变数的特质。

尾联“问讯寒山子,题诗遍佛堂”则点明了诗人的意图。寒山子是唐代著名的隐士诗人,此处借以表达对僧人智慧与修行的敬仰。诗人希望僧人能像寒山子一样,不仅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更能在心灵深处探寻真谛,最终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僧人与自然、与自我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正月晦日,自英州舍舟出陆,北风大作

北风吹得山石裂,北风冻得人骨折。
南来何曾识此寒,便恐明朝丈深雪。
今朝幸不就船行,白浪打船君更惊。
只是山行也不好,笋舆寸步风吹倒。

(0)

秪召还京,题江西道院

病身秪要早投闲,乞得高安政小安。
山水秋来浑是画,楼台高处自生寒。
登临未足还辞去,老大重来毕竟难。
碧落翠微好将息,清风明月梦中看。

(0)

至後睡觉

匆匆又过一阳生,睡恰浓时梦忽惊。
帘幕深沉入四寂,阶除点滴两三更。
灯摇芒角开成晕,风吸窗棂过後声。
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

(0)

至日宿蓝坑小民居,竹柱荻壁,壁皆不土

一路都岑寂,蓝坑分外荒。
屋疏茅送月,壁密荻分霜。
病趾催趺坐,残更妒晓光。
暖寒无上策,来早借朝阳。

(0)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

此县谁言是强名,古来十室亦琴鸣。
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两三鸡犬声。
村酒分冬胜虚度,霜风一夜辨新晴。
半生客路逢佳节,佳节何曾负半生。

(0)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於白马山下

忽忽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
莫道对床容昜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後夜谁同壁月圆。
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