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
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
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
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
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
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
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
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
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
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
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拟古七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开篇“东溟跃羲和,西海骋望舒”借用了神话中的太阳神羲和和月亮女神望舒在东海和西海的活动,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宇宙的宏大。接下来,“迭运不遑息,汲汲司晨晡”表达了时间的匆忙,昼夜不停,暗示人生的短暂。
诗人接着感慨人生如长途,“人生百年间,有如涉长途”,强调生命的短暂和旅途的艰辛。“途长日苦短,何以宁其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表达出对如何安顿身心的深深思考。随后,“白露沾我衣,众芳忽萎枯”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岁月催人老去,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
最后两句,“逝将蹑飞霞,驻景凌方壶”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的追求,希望能超越世俗,追寻仙道,留住美好时光,寄寓了对生命无常的无奈和对超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