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
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
肉骀大项领,疋帛可收致。
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
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
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
瘦马青海种,新自流沙至。
市门顾不售,千金价无二。
肉骀大项领,疋帛可收致。
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
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
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瘦马行》,通过对一匹来自青海、经流沙长途跋涉而显得瘦弱的马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与价值。"瘦马青海种"开篇点出马的来历,"新自流沙至"强调其旅途艰辛。接着,诗人描述马在市场上无人问津,但其价值却被认为坚如千金,"千金价无二"凸显其珍贵。
马的体态虽瘦,但"肉骀大项领,疋帛可收致",说明其内在的强壮和潜力。然而,由于环境严寒和道路艰难,马的雄心壮志似乎在消磨中,"天寒道里愁,伏枥消远志"表达了对马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最后两句"瘦马虽伶仃,毅有千里气",赞美了马尽管孤独瘦弱,但仍保持着千里马的豪情壮志。诗人以马自比,感叹世间缺少能识才之人,"世无牙与青,瘦马与谁试"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对自身才华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瘦马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的怀才不遇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