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给事使潞》
《送王给事使潞》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忆昔胡尘暗蓟门,六军如云集阙下。

天子授钺临轩槛,宜阳王公其人者。

风流旧出城朔方,简在新除大司马。

是时将帅实跋扈,倾耳履声入北斗。

引经答诏动称意,草檄提兵常在手。

帝力自堪制阃外,股肱佐命吾何有。

一从诛乱朝廷清,四海亦重尚书名。

看君少年青琐客,汉家今得韦玄成。

袖里弹章百不避,囊中谏疏垂欲行。

主恩三晋持节使,上党诸侯带砺功。

泛槎春度浊漳水,设醴夜宴虒祁宫。

归米炼石补造化,论思庭诤才何雄。

(0)
鉴赏

此诗《送王给事使潞》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对即将出使潞地的王给事的深情厚谊与对其使命的期许。

诗中开篇即以“忆昔”二字引入历史背景,描述了昔日边疆战乱,胡尘弥漫的情景,以及朝廷调兵遣将,准备应对战事的紧张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天子授钺临轩槛”这一细节,展现了帝王亲自主持军事决策的场景,突出人物身份的尊贵与重要性。

随后,诗人通过“风流旧出城朔方,简在新除大司马”两句,赞美了主人公出身于北方,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并被委以重任,担任大司马。紧接着,“是时将帅实跋扈,倾耳履声入北斗”一句,暗示了当时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主人公却能从容应对,显示了他的能力与威望。

“引经答诏动称意,草檄提兵常在手”描绘了主人公在军事行动中的智慧与果敢,他能够灵活运用经典策略,起草檄文,指挥军队,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高超技艺。接下来,“帝力自堪制阃外,股肱佐命吾何有”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帝王的信任与忠诚,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国家治理中的角色与贡献。

“一从诛乱朝廷清,四海亦重尚书名”赞颂了主人公在平定叛乱后,朝廷得以安定,其名声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最后,“看君少年青琐客,汉家今得韦玄成”将主人公比作汉代的韦玄成,预示着他的未来将如同韦玄成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诗中还提到主人公在出使潞地时,将携带“袖里弹章百不避,囊中谏疏垂欲行”的决心与勇气,展现出其为国尽忠的精神。同时,诗人也描绘了主人公在潞地执行任务期间,与当地官员和百姓的互动,如“泛槎春度浊漳水,设醴夜宴虒祁宫”,展现了其外交活动的和谐与成功。

最后,“归米炼石补造化,论思庭诤才何雄”表达了对主人公未来成就的期待,预示着他不仅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更能在国家治理、社会变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送王给事使潞》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主人公作为一位杰出将领的风采与使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出使潞地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人游新安

送君南向婺星源,三十二峰云色连。

苍龙白鹤时来往,羽盖银幢下九天。

(0)

滩上

雪喷雷轰三百滩,临川力拟障回澜。

淜奔险过瞿塘峡,细看中流砥柱湍。

(0)

桃源

桃源红映赤城霞,洞口春开度索花。

拟傍东方啖桃实,不随刘阮问胡麻。

(0)

登北固楼

北固楼前鹅鹳风,奔涛蹴汐撼龙宫。

舟楫是非京口渡,关河忧患海陵烽。

(0)

中秋京华玩月

上谷诸城紫气通,辉辉星月自离宫。

关山万马黄陀北,殿阙三秋白露中。

大将此时须缚虎,侍臣何地合从龙。

绳枢瓮牖长消息,愁绝京华鼓角风。

(0)

白鹤岭

白鹤岭头春恼人,暖风吹落小乌巾。

红英照眼相与媚,碧草会心难重陈。

稍喜小楼临海岸,拟乘轻艓上河津。

石梁南去烟波阔,渤澥何时起钓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